一切都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终章,写出一个相对体面、相对轻松的结局。
似乎这就是年老之人,所应该拥有的觉悟。
但志雄的到来,在不知不觉中让金芬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变得充满生机。
她关注志雄的情绪,照顾他的三餐,仿佛找回了久违的陪伴感和快乐。
而另一边,志雄也在和舍友的相处中打开了心扉,揭开自己的过往。
在首尔这个地方,到处都有志雄这样的青年,他们藏匿在不起眼的角落,忙碌奔走于钢筋水泥的高楼间,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这个因为自身是孤儿,所以 DNA 里都刻着自卑的男孩子,从小就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懂事。
他四处打工供自己读书和生活,担心同学们看不起和可怜自己,所以从来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家事。
因为遇到了金芬,志雄终于体会到被人需要的感觉,也在奶奶的帮助下开始改变自己软弱的性格,
知道如何拒绝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偶尔用小伎俩取胜,还时不时向奶奶撒娇。
两个本身都渴望温暖的孤独者,终于也用自己的温暖,照亮了对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居老人的增多和年轻人压力大这两个问题日益严重。
但即使问题切切实实存在,也很难有一个出口。
老青共居的题材并不少见,招租舍友的故事在国产老电影里也曾拍得很动人。
影片《我们俩》中,也有一个独自生活的老太太,在某年冬天,她的四合院迎来了一位在北京求学的外地姑娘,在一番不愉快的讨价还价后,女孩最终租了下来,从此与老太太生活在同一个院里。
小姑娘年轻,脾气倔,而老太太行将就木的年纪,气势上也一点不输。
听邻居说,老太太当年也是个人物,扛过枪骑过马,救过伤员抽过大烟,
可惜命不好,到头来没有一儿半女,只有一个干女儿,还有搞异地恋的小外孙。
外地姑娘每天上学回家两点一线,老太太的生活也很简单,起床,吃药,晒太阳,睡觉,守着一个破旧的四合院,平淡的过日子。
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并不顺利,因为用冰箱、安装电话、交电话费等小事互生嫌隙,
而这种吵吵闹闹的生活,却也让两个孤独的灵魂在柴米油盐中碰撞,从剑拔弩张到相互依赖,最终成为彼此的安慰。
小朋友正处于迷茫的阶段亟待获得人生建议,老人阅尽千帆经验丰富,但是又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两代孤独的人互相陪伴互相给予,进而生出这么美好坚固的羁绊。
每个人都会年华老去,每个人也都曾经年轻。
新和旧的其实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无论任何时候,人对于情感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去爱和被爱,终归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