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播出的《梦华录》,虽剧情上有些争议,但感情戏处理得也非常细腻。
一个凭栏而望,一个乘舟离去,虽然分别跟身边的人说着话,眼神却始终离不开对方。
看似毫无波澜,实则暗流涌动,仿佛有一根鱼线在拉扯观众的心,跟着他俩游走。
两人隔着影影绰绰的屏风望向对方,直到眼神慢慢交汇,也演出了一种来回拉扯的张力。
就算是亲密的 " 鱼水之欢 ",也拍出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适当留白,韵味十足。
擅长 " 眼神开车 " 的任嘉伦,也很会拿捏感情戏的分寸。
之前爆火的《锦衣之下》中,他扮演的高冷锦衣卫,起初面对女主谭松韵时,眼神里只有冷漠和狠戾。
但两人有了感情之后,他看对方的眼神就变得柔情似水。
即使没能亲上,两人眼中的期待与紧张,也让观众磕生磕死。
被如此撩人的眼神盯着看,谁能忍住不心动?
而被称为 " 虐恋 be 天花板 " 的古装剧《周生如故》中,也几乎没有过度亲密的戏份。
任嘉伦扮演的周生辰,一心保家卫国,发誓终身不娶;白鹿扮演的漼时宜则早早就被指腹为婚。
两人还隔着师徒的名分,哪怕情投意合,也只能将感情深埋心底,不敢逾矩半分。
但眼神里的爱意,暧昧的情愫,都是藏不住的。
情绪上大悲大喜,行动上却谨小慎微,连一个拥抱都不敢回应。
这种层层递进的悲剧宿命感,牵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弦。
而青春片《过春天》中,男女主互相往身上绑手机的片段,也令观众看得脸红心跳。
女孩躲闪的眼神,男孩粗重的喘息声,以及微微晃动的镜头,冲击力远远大于亲密戏。
有句话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只会用亲吻、拥抱来推进情绪的感情戏,显然太过流于表面,也太过浮夸、油腻。
言情剧中最暧昧也最好看的部分,莫过于情从何而起,又如何将心意传递给对方。
耐心铺垫人物关系,用心雕琢人物情绪,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有网友说:以前的恋爱戏,男女主一对视就能让人脸红;现在的恋爱戏,即使男女主上来就开车,都很难让人有一丁点感觉。
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影视市场也太浮躁了。
他们没有耐心一点点雕琢镜头、台词和眼神,只会复制种种老掉牙的套路。
等套路都用完了,他们又开始营销各种奇葩的亲密戏。
演员们都像是无情的 " 吻戏 " 机器,拥抱、亲吻,甚至开车 ...... 看似要啥有啥,但就是没有 " 爱 "。
结果,演员演麻了,观众也看麻了,食之无味,弃之又无好剧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