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沈腾和马丽。
作为喜剧界的双强组合," 沈马 " 强得有点像。
有一回俩人合体接受采访,被要求用一种食物形容对方。
马丽先一本正经给出答案:我觉得腾哥应该像红酒。
没成想,沈叔叔直接抄答案,形容马丽是 " 第二瓶红酒 "。
《每日文娱播报》
虽然听着像玩笑话,但也不全是假话。
就连情绪也像是共通的。
《夏洛特烦恼》结局有一幕是夏洛得了艾滋,马冬梅去医院看他。
当时镜头要拍沈腾的那滴泪,拍了十几遍,每拍一遍马丽就跟着哭一遍。
外人不解,马丽解释说," 我一看他没了,我就想哭 "。
《每日文娱播报》
作为合作多年的同事,他们互相信任,彼此欣赏。
沈腾第一次看到马丽的话剧表演,就萌生了想和她合作的想法。
来源 |1905 电影网
反过来,马丽也打心眼里认可他的才华。
前不久沈腾提名百花奖,虽然最后 0 票落选,但早在结果出来前,马丽就曾这样安慰他——
别人不给,我就心里面给他一个奖杯
《蓝羽会客厅》
共事多年,但不只是好同事,而是成为彼此的坚实后盾。
这是事业上的默契。
还有一种无声默契,是自助疗愈型友情,这一类朋友大多性情相投。
比如,永远住楼上楼下的周迅和陈坤。
用陈坤的话说,因为心离得特别近,所以俩人无话不谈,什么话都愿意分享。
对陈坤来说,周迅的存在跟其他朋友不太一样。
当他心里有事的时候,有些老朋友会帮他掰开问题,再理性分析。
这当然没错,但不是他当下所需要的。
他更想有人安静地陪伴,周迅就是这一种。
对他来说,只需陪他喝点东西,听听音乐,他自己就能消化和自愈。
《可凡倾听》
他不需要太多,不善言辞的周迅也不会多给。
而对周迅来说,陈坤能包容她的 " 缺点 "。
俩人合体上节目,有一个吐槽缺点的环节。
轮到周迅时,她自曝经常在陈坤看动画片的时候,揪他起来聊天,说完还不忘自省:
我觉得这个缺点是非常不好的
结果,陈坤用自嘲的方式,半开着玩笑试图减轻周迅的心理负担——
其实我非常享受
我有被虐倾向,你继续
" 坤迅 " 式友情,就是典型的 " 我需要的,你刚好能给 "。
陈坤需要无声的陪伴,周迅需要能包容她,任由她放飞的友谊。
或许在别人看来平平无奇,甚至难以理解,但对对方而言,就是恰到好处。
而最打动人的一种友谊,目的更纯粹,更无私——
不计付出和回报,只希望看到对方开心。
比如乔任梁和陈乔恩。
乔任梁对陈乔恩,就一个字:宠。
乔任梁是陈乔恩来内地拍戏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所以彼此都很珍惜。
陈乔恩喜欢熊玩偶。
乔任梁知道有家餐厅刚好有限量版,但要消费一定金额才能得到,他就请剧组的朋友吃饭,只是为了给陈乔恩惊喜。
《优酷全明星》
他曾说,陈乔恩收到惊喜那一瞬间的幸福表情,是她最美的样子。
于是,在陈乔恩参加的很多活动现场,他都会扮成玩偶惊喜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