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庆余年》的范闲,弹幕都在喊 " 小范大人好帅啊 "。
事实证明作品才是最好的滤镜。这几年成功的男频小说改编权谋剧,张若昀一人包揽两部大头。他还有部《霍去病传奇》备受期待,前几天又进组了《庆余年 2》,剧粉感激涕零项目终于启动,可想未来之大势。
张若昀不是第一个演男频文的男主,却是男频文崛起时代最大红利享有者,他在此领域似乎能发挥出巨大能量,简直是男女通吃。
郭麒麟也天缘凑巧顺上了《庆余年》这班车,范思辙的聪明小样儿劲儿让他拿到了 " 演员 " 通行证。他该多庆幸张若昀因档期问题推掉了《赘婿》,他这一接手,牛大发了,本是一部不被看好的商战古装题材剧,居然速登爱奇艺播放量 TOP1,地位至今未被撼动。
今年他的待播大剧《平凡之路》前些天才发了一版预告,郭麒麟演一个小律师,看起来是舒服自然的演技。
说用作品圈粉,郭麒麟还需要一点时间来验证,他能入选墙头,某种程度还有相声和综艺的加持,毕竟天生幽默的人,人气总是不差的嘛。
董子健在四个人里定位最特殊,演艺生涯一半时间都是泡在电影圈里。
他其实并非科班出身,但二十岁就凭借《青春派》入围了第 50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大荧幕对演员要求高,得大奖提名也是认可了董子健作为电影演员的天赋。
早期的董子健尝试过各种类型的片子,最后让他走出来的是文艺片,《山河故人》让大家记住了他,《德兰》让他提名金马影帝,那张普通的脸,越来越成为他塑造人物的优势,与文艺片的超高适配性也让董子健的 " 文青 " 人设深入人心。
不过董子健也没打算一直待在天上,这几年渐渐向电视圈靠拢,《大江大河》和一众实力派飙演技,《谁是凶手》口碑也还行,此外还有好几部待播剧,最期待他和廖凡、于谦、佟丽娅、邱天合作的年代剧《欢颜》,这个配置,很新鲜很有看头。
3.
新四大墙头和老四大墙头最大的差别不在颜值,而在出身。
四个人都是家庭背景强大的星二代。星二代入圈掌握了太强势的优先权,获取资源的容易性天然违抗民意,所以严格讲,几位也算不上顺风顺水。
像董子健,父亲董志华是京剧资深武生,在《功夫》里演过油炸鬼,母亲是金牌经纪人王京花,从出道开始就可以一直演电影男一号。董子健很争气地靠出道作提名大奖,无奈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沉寂状态,没有好作品傍身," 京圈太子 " 成了观众最熟悉董子健的称号。
面对记者赤裸尖锐的问题是家常便饭。
同有 " 京圈太子 " 之称的陈飞宇,因为父母光环巨大,从来不缺好资源,拿到他手里的本子和角色都是父母精挑细选来的,大概是缺点天赋,也缺点运气,陈飞宇的作品始终没能翻出啥水花,最后不仅演员身份不受公众认可,还落了个强捧不火的标签。
张若昀早期几部当主角的戏都是他父亲张健亲自执导的,郭麒麟虽然最开始没走演员路,但郭德纲儿子这个名号肯定也是娱乐圈的敲门砖。
他们在世人眼里什么都有,有家世,有金钱,有进入任何领域都可以予取予求的优秀资源,外人羡慕嫉妒恨,而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则是把双刃剑,它持续增加着自身的曝光,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扼杀掉民众好感。
好在几位在圈子里摸索摸索着,倒也逐渐找准了定位,走出了自己的赛道。最好笑的是,正因为他们啥都不缺,虐不到粉,粉丝黏性不强,只能成墙头成不了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