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名导名演员,陈飞宇 17 岁进圈做 " 星二代 ",演过《将夜》《皓衣行》多个知名影视 IP。别人费劲才能搭上的电影圈,他从出道就站在圈里,在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刷脸,在青春电影 IP《最好的我们》里演男一号。19 岁登上一线主流杂志,手握多个奢侈品代言。
但戏剧的是,尽管 " 太子 " 陈飞宇展现出了 " 想红 " 这样的世俗愿望,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可偏偏就是永远赶不上风口,红不了,每走一步都好像离罗马更远了。
陈凯歌儿子和星二代的标签,不仅没能给他带来更多粉丝的喜爱和更高的人气,还因为 " 出生在罗马 ",更难得到大众的偏爱。甚至对喜欢 " 陪你从籍籍无名走到星途璀璨 " 的粉丝而言,追阿瑟的成就感也没有追其他待爆帝高。从这个角度看,陈飞宇和待爆帝都有各自需要突破的困难。
毒眸(ID:DomoreDumou)曾在文章中提到过,娱乐圈就是一座金字塔,塔尖儿上的顶流位置就那么几个,通往塔顶的这条路会越走越窄,陈飞宇的特殊通道也得和别人合成一条。
客观地说,目前陈飞宇身上这些附加福利,得在他主线任务通关后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真的成为顶流后,陈飞宇 " 大导儿子 " 的身份会在与其他人竞争时发挥更大优势,哪怕再回去演父母喂到嘴边的资源也会变得更有底气。
至少在当下,陈飞宇想要红,就得和其他待爆帝一样,用自己的实力征服观众,用这个时代大众喜欢的方式火起来。
明星想红,秀粉想你红
无论是待爆帝和想红的阿瑟,都反映出了观众越来越前置的追星选择。而 " 押宝顶流 " 这件事,在内娱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2018 年互联网选秀元年开启,《偶像练习生》诞生了蔡徐坤这样的顶流。次年,秀粉们开始尝试提前押宝入股,"800 倍速开站子 " 成为了当时的粉圈热梗。最出圈的莫过于仅凭一张公式照就涨粉无数,一夜之间多出十几家站子的胡春杨。今年年初,胡春杨还在《GQ》的采访中认领了 " 凭一张公式照圈粉 " 这件事。
第二个节点,就是耽改剧的出现。2018 年的《镇魂》和 2019 年的《陈情令》两次验证了," 下海 " 演耽改剧是糊咖晋升顶流的最短路径。不管是明星本人,粉丝群体,甚至整个行业都找到了流量变现的方法。
于是,经纪公司开始纷纷把自家艺人推下海。在 " 耽改 101" 扎堆开机的 2020 年,《皓衣行》和《左肩有你》凭借演员和 IP 自身的关注度,成为了粉丝们押宝的首选,都期待自己能压中下一个 " 夏日限定 "。
入股、押宝行为直观体现在代拍和开站子上,当时两部剧还没开机,各自的站子就开了 60 多个。开拍后,代拍和站姐更是跟着两个剧组先南下(《皓衣行》拍摄地横店),再北上(《左肩有你》拍摄地东北),不辞辛苦就为抢到绝美路透。
陈飞宇曾在《仅三天可见》中提到一些疯狂的代拍:在深山老林里租挖掘机的,爬屋顶爬树的,在假山石里挖洞埋相机的等等。代拍们的疯狂,也证明了大众对陈飞宇、罗云熙的看好,当时连业内人士都将两人当做预备顶流,连双人商务和品牌推封都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等播出。现在想来,在上下游同时入股发力的情况下,两位主演想不火都难。
但很快,这两条产出顶流的大道就被堵死了。去年选秀和耽改全面叫停——桃系最后一个团 IXFORM,从成团到解散都没有声响;上半年《山河令》之后,所有耽改剧都被埋,龚俊成了最后一个吃到红利的人。
选秀和耽改没了,顶流也就此断代,人们入股、押宝的需求也变得越发强烈。
在行业没有摸索出新的顶流产出方式时,无处可去的粉丝们只能将这套 " 入股逻辑 ",重新运用到容易爆人的剧集领域。毕竟现在一线的 85、90 花生,大多都是通过各类仙侠、古偶等 IP 剧走红的,这显然还是耽改和选秀之外,最容易捧出顶流的方式。
但这些对爆款规律的总结,并费非总能发挥作用。仔细回想一下,过去的顶流几乎没有在预言和预告中诞生的,真正的顶流通常都是横空出世,直接送到大众眼前的,靠找规律和押 " 大饼 " 成功的几率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