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泳知暴言我们普通人吃零食 " 要是一次只吃三袋就好了 "!
# 谁在说话,原来是我啊 #
" 拿放哥 " 在内娱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人、表情包素材库、灵魂含量最低的爱豆。
却在这档节目晋升成颜值担当蔡亨源,温柔健谈犬系帅哥,一进场就帅到让泳知后退;
他会帮你撬瓶盖,笑着陪你玩酒桌游戏,越过桌子和你对视,反客为主不肯走,还无数次亲切地叫你的名字,甚至对你说:" 需要有人帮你从冰箱拿东西出来的话,叫我。"
INFP 年上男的魅力蛊死谁了,蛊死我了!
一般情况下,艺人第一次上综艺节目都会有点放不开,要顾着偶像包袱,还要小心说话。但正如第一期嘉宾崔秀彬说得那样,来《虽没菜 2》的嘉宾,都经历了从尴尬不安到放飞自我的过程。
一切都是即兴的,聊到哪儿是哪儿,不刻意套话题,也不追求什么效果和价值,全程都是自然流露。
正是在这样的 " 十年老友 " 氛围里,大家聊屁话聊烦恼也聊人生,不经意间说了很多金句。
泳知告诉宣美,一年说对不起的次数不用超过 5 次,我们可以不做那么讨好型人格的人;
聊艺人常年会收到恶评,泳知表示:我们是人,当然会在乎(恶评),在乎的话也不是问题;
同样的,她还会大方指出现代人的强迫症:我们会为努力活跃气氛强迫自己要笑,但对于这样的事情她其实已经有点累了;
丹麦大卫告诉泳知,在一段关系里,我们不需要改变自己,而是需要找到能契合我们的人;
他们也会聊艺人的社交困境,由于过早当上练习生,或者身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负担等等原因,他们的朋友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光鲜亮丽下有着很强的孤独感。
某种意义上,《虽没菜 2》像是在酒精作用下进行的一场心理咨询。它在不经意间点出了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再借着聊天的名义去消解它。
一场场看似无意义的酒局,却在双方寻找共鸣的过程里,完成了自我消化,成为了接下来的生活动力。
事实上,最近几年的韩综里,以喝酒聊天为主综艺越来越多。
从《人生酒馆》、《酒街战士》、罗 pd 的《肩膀舞要跳到什么时候啊》《看我的肩膀 都脱臼了呀》到泳知的《虽然没准备什么菜》系列,
不难看出,酒是个好东西,能够快速拉近嘉宾关系,微醺状态也更容易吐露真情,甚至醉酒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综艺效果。
现实生活里,由于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人们越来越喜欢 " 借酒发疯 ",也就越来越喜欢看别人发疯。
《虽没菜 2》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笑中带泪地窥见了当代人的生活一隅。
不多说了,都在酒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