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村后,柳家村刺头兄弟的一系列骚操作,更是看得人血压飙升。
比如偷救济粮。
不让赵家村人用水井。
阻止他们修建宅基地。
桩桩件件都是血涌天灵盖的级别。
但这一切并没有难倒铁三角。
他们挖门盗洞、追根溯源,终于摸清了症结所在。
让事情的解决迎来一丝曙光。
脱贫不易,拍脱贫戏也难。
《山河锦绣》于今年 6 月末开机,拍摄周期非常紧张。
用导演的话说,只有一条路可走。
肉眼可见,《山河锦绣》在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追求真实。
剧作上,主创坚持多拍实景,尽力减少搭建棚拍。
服装道具更是不在话下,造型层面直接武装到牙齿。
牙太白?直接刷蜡上釉来个 " 黄牙妆 "。
上至主演,下到配角,更是提前下基层体验生活,肤色都跟着深了好几个色号。
由于拍摄时正值盛夏,剧组更是全员惨遭热伤风。
他们坚信,只有双脚踩到泥土里,才能真正走到观众心里。
口音上,沉浸式学习。
陕西籍演员胡明和方言指导张浩(同时在剧中饰演聂乡长)轮流轰炸。
天天跟演员用陕西话聊天,不许说普通话。
想要真实生动,剧本、事件是头等要务。主创团队先后采访了几十位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
九十年代的灾害很少有外部支援, 最朴素的并村自救等都有现实依托。
而像" 换亲 "这种陋习,在当时也的确存在。
竭泽而渔、生态破坏等更是曾经走过的弯路,很多地方至今仍在还这笔烂账。
在人物层面,则是实打实的集体创作。
剧组只系统的进行了三次剧本围读,所以每位演员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阅历,以及对表演的认知和体验,全部融入到人物当中。
主演李乃文更是绞尽脑汁地丰满人物形象。
剧中的赵书和正直倔强,豪爽仗义,达观坚韧。
有着中国农民对土地最质朴的情感和无奈。
家乡的贫困落后,是他刻骨铭心的隐痛。
继《爱情的牙齿》《借枪》《重来》等作品之后。
李乃文与颜丙燕在《山河锦绣》中又一次成为家人,再续 " 前缘 "。
她扮演的乡村教师柳秋玲,敢爱敢恨。
第一个冲破赵柳不婚嫁的 " 祖训 " 桎梏,和赵书和结为夫妻。
她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去,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山里的娃子。
耳濡目染下,女儿最终成为脱贫攻坚的 " 第一书记 ",也让她的观念从 " 走出去 " 上升到 " 回乡来 "。
《山河锦绣》聚焦一个村两代人,从平凡中发现伟大,史诗般全景呈现脱贫攻坚历程。
整部剧的时间线跨越三十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