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非毫无事业心。
有一回在综艺里,她被问到说自己想回到几岁,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
极少失控的她突然哭起来,只因想起了小时候练琴的经历。
说想对 10 岁的自己说,要很努力地练琴,少玩一点没关系,因为钢琴以后会让你找到归属感。
后悔小时候没更努力地练琴,说明吉娜对自己有更出色的期许。
但一个对自己的音乐事业保持热爱,且有企图心的女性,为什么让大家记住的首先是好身材,以及蜂窝腰呢?
也不怪大家关注的焦点跑偏,那是引导和营销的结果。
吉娜夫妻每每在公众露面,总是有意无意地突出她的身材。
在她怀孕 6 个月时跟郎朗出席商业活动,记者夸赞吉娜怀孕还是这么苗条。
郎朗看了一圈妻子说 " 肚子显怀,腰还是没变化 "。
能看出他们对夸赞是受用的。
吉娜虽没无脑发言让大众减肥,也不是有心制造身材焦虑,但炫耀过了头,无意中还是宣扬了怀孕还应苗条如初的畸形审美。
这种错误导向和畸形宣传,才被官媒点名批评。
人民日报评论《怀孕不显肚,才算得上 " 完美孕妇 "?》,张近山
后来郎朗出来回应,让大家别老说腰了,他们也挺难受的,吉娜很有原创才能,可以多关注她的音乐。
不管是展示身材,还是翻车过后的挽尊,吉娜全程都是配合的,也是 " 失声 " 的。
这也是她观感矛盾之处——
按理说,不论在她长大的德国,在母亲的祖国韩国,还是在中国,女性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吉娜似乎对别人对她身体的关注,甚至可能包含的不怀好意,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舒适,对有可能制造身材焦虑的话术也完全不敏感。
你说是因为她太崇拜郎朗,自愿当郎朗的完美娇妻?可她又不像包文婧崇拜包贝尔那样丧失自我。
相反,吉娜很聪明,有独立见解,也懂得审时度势。
《妻旅 4》里,美人鱼衣服让吉娜寸步难行,她蹦蹦跳跳地抱怨:哎呀,什么玩意儿,当美人鱼这么遭罪呢。
当组织活动的蔡少芬问她:扮美人鱼你不觉得辛苦吧。
她马上改口:是这样的,谁想美就必须辛苦。
《幸福三重奏》里,郎朗吐槽她吃饭磨叽,她一句话把郎朗怼得没招:
吃得快,长得胖(暗箭伤到郎朗)。
可见她并非没性格、没见解。
只是很多时候她在扮演别人眼里的 " 完美 "" 正确 ",变成乖巧、听话的样子,尤其对郎朗。
在很多场合,吉娜时刻不忘 " 娇妻 " 身份,恪守 " 妻德 "。
《妻旅 4》中,几位妻子在吃饭,节目组特意安排了一排猛男在她们桌前跳舞。
蔡少芬看得津津有味,吉娜吓得全程视线回避,面红耳赤。
扭头向张歆艺求助,张还贴心说 " 你看一眼,没事 "。
这一幕特别像吴磊和范丞丞梗着脖子,硬是不看正在大秀美腿的钟楚曦。
一方是妻德典范,一方是男德代表,都求生欲满满。
吉娜对露肌肉的金瀚不感兴趣,不代表对除老公以外的所有异性都不感兴趣。
谢娜问吉娜,假如你是演员,需要跟布拉德 · 皮特有一场吻戏,你老公 OK 吗?
吉娜肉眼可见的,娇羞了。
郎朗肉眼可见的,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