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话,撕破了娱乐圈的虚假嘴脸英语,她一句话,撕破了娱乐圈的虚假嘴脸英文,她一句话,撕破了娱乐圈的虚假嘴脸她一句话,撕破了娱乐圈的虚假嘴脸
金鸡奖开幕式上,周冬雨念了句台词:
" 这十年,是我们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在中国,是我们电影人的福地。"
闭幕式上,新科影后奚美娟的获奖感言却是这样的:
这三年是我们电影人最难的三年。
一头一尾,大相径庭,总有一个是假的。
假的那个也不能说她错,她也是奉命行事。
只是在一个必须上贡假话以自保的环境下,还有人愿意站出来说真话。
这比得奖本身,更值得起立鼓掌。
继续我的顶级大美人系列。
今天就写奚美娟,内娱少有的优雅淑女。
按照惯例,介绍一位老牌女演员,必须先放上她十几二十来岁的照片,惊艳所有人。
可惜没有,奚美娟年轻时没当过所谓大女主,不是人群中心的美女明星。
职业生涯前 15 年,都在上海人艺演话剧。
也是团里的女一号,可试镜电影从来试不上,都嫌她脸型瘦长,不上镜。
隔三差五被人发镜子,看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再铁的脑袋,都自动低三分。
女性终其一生,都活在被人框死的牢笼里。
做笼子的铁皮分两层,一层叫年龄,一层叫容貌。
笼子的舱位也分等级,年轻貌美的住头等舱,其他依次类推。
笼子是男人搭的,分舱的权力在男人手上,所以住进去的女人,终身都是寄人篱下,寄人篱下就矮三分。
以至于奚美娟后来终于被选中演电影,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扬眉吐气或者大功告成。
她反而去提醒导演:我上镜可不好看,你要不再想想?
她也被铁链子驯服了。
选中奚美娟的导演叫武珍年,也是位女导演,比奚美娟大上十岁。
武导听完奚美娟的担心,大手一挥,打开锁头,放她出牢笼。
她对奚美娟说:上不上镜是摄影师的问题,跟演员没关系。
奚美娟就这样演了第一部电影,武珍年执导,片名叫《假女真情》。
第一次演电影就拿了金鸡奖影后,奖品是一台 28 寸金星牌彩电。
那是 1990 年,奚美娟时年 35 岁。
直接绕过了美女明星赛道,出场就是中女大姐姐。
虽然享受不到年轻貌美红利,走不成捷径,却比大多数美女明星走得更远。
好像内娱、港娱,各种娱都是这样。
配角或者大器晚成的,职业生命力更顽强。
而早早成名的大女主,也早早隐退。
没隐退的,到了中年,往往也不如同年龄段的配角们出彩。
头等舱不是萝卜坑,只是没保障的合同工。
因为美貌到底算不算硬实力,决定权不在长美貌的人手上,它取决于评价美貌的人。
如果只有长相能拿出手,那昔日座上宾,明日阶下囚,命运顷刻转换,都看别人怎么判。
演员职业特殊,确实要靠脸吃饭,不能完全类比普通人。
但即便如此,在更专业的电影领域,外表也只是个技术问题,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全部维度。
美貌从来不是稀缺资源,美貌只是一种暂时性状态。
奚美娟功成名就后,再进组拍戏,所有人对着同一张脸赞叹:
" 奚老师啊,您这张瘦长脸真是最上镜的脸。"
奚美娟现在接受采访,总会提到这一段,每次提起都捂嘴大笑说:
" 所以我更不把别人怎么说,当回事了。"
以前收到过一封留言。
有个女孩说自己不漂亮,所以男人永远看不上她。
她羡慕漂亮女孩,羡慕到想去整容,因为大家都只喜欢好看的人。
我当时回复她,假如不把所有不如意都归结到长相上,就会发现它根本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你不觉得长相是你的障碍,它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