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一次靠营销公关打了一场翻身仗。
在都美竹事件中,吴亦凡团队直至最后一刻,还在用他们管用的招数不遗余力地搅浑水、混淆黑白、愚弄大众。
更是拉来一堆人垫背,抹黑对方,以反衬自己洁白无暇。
这份狂妄放肆,无疑是仰仗此前多次成功翻身的自负。
吴亦凡楼起楼塌荒谬之处正在于此——
一个无能的巨婴,在资本的宠爱、团队的运作下,竟可以如裸体的国王般狂妄自大、自欺欺人,稳坐顶流之位,坐拥核心资源长达十数年。
在团队的包庇纵容下,艺人变得无法无天。
反过来,艺人屡次逃脱甚至越来越红,团队也越来也大胆。
直到吴亦凡被捕,这娱乐圈的乌烟瘴气才吹开了一条缝,把里头自嗨的人拉回现实。
不难预见。
吴亦凡吃大碗牢饭,对娱乐圈以及舆论环境的警示作用,正在发挥作用。
吴亦凡的塌房,对舆论有什么启示?
16 年,小 G 娜是最早曝光吴亦凡劣迹的女孩。
正是那年,舆论开始出现很多把吴亦凡睡粉看作福利的说法。
直到他被逮捕前,这样的声音还存在,只是没有那么直白。
比如,部分网友把曝光吴亦凡的 " 诱奸 " 行为,轻描淡写为 " 骗色 "" 私生活乱 "。
本质上还是一种 " 被明星睡不吃亏 " 的想法在作祟。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剧照
这出自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
《应得的权利》中讲,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有特权的男人理应得到某些东西,尤其是性的权利。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男人们觉得他们不仅有权得到性爱,而且还有权得到对方积极的同意和参与。
与此同时,女性常会承受因拒绝男人带来的负罪感和羞耻感。
那些抵制和挑战男性权威意志的女性,在舆论环境里总会受到威胁和惩罚。
吴亦凡在当时的地位、金钱、颜值同时出挑,三重特权加持。
在大众认同里,他理应得到性的权利,以及女性的性同意。如果没有,大众内心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症结所在。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剧照
吴亦凡只是资本的傀儡。
一个吴亦凡倒下了,还可能有另一个吴亦凡站起来。
我们需警惕的依然是对女性动辄绿茶、心机、荡妇羞辱的污名化。
以及在任何性侵案中,对权威人士理应获得性的特权的警惕,更不必因未满足对方性的需求而内疚。
此外,吴亦凡公关团队常用的自嘲、玩梗、引起大众同情,从而转移重点的做法,始终在娱乐圈处处可见。
如最近汪小菲的床垫梗——以曝家丑博取同情,从而获得支持和流量。
严肃事件过度玩梗和娱乐化,本身会消解事件的严重性,并在玩笑中开始认同当事人。
时过境迁之后,受愚弄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其实不止吴亦凡。
令人咋舌的翻车明星,大多离不开背后团队的无底线包庇。
常奔着买热搜、雇佣水军、营销号来操纵民意的艺人公关,都是内娱乱象的罪魁之一。
想来好笑,本该维护艺人合法权益的公函,沦为笑柄。
不报警或者艾特几个官媒都没人信,大众对公关行业的信任感为负。
维权成本大大提升,对其他遵纪守法的艺人肯定是不公平的。
这也提醒着未来的圈内人。
指望公关和团队的运作,远不如指望自己名声来得牢固。
公关再厉害终究包不住火,要吃这碗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管好自己。
吹捧是一时的。
出了事,还不是马上沦为弃子?
商业版图的坍塌不过短短几天时间。
谁会是下一个被扶持的刘阿斗、被制造的吴亦凡?
娱乐圈还是那个娱乐圈。
只是观众已经不好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