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呢?
一条路行不通就换另一条。
他们用木条和纱布将它捆绑,最后再用仪器辅佐送它出土。
你敢信?
他们光绑这一件事,就足足趴满了一整个早晨。
而在提取之前,清理也是重中之重的一步。
你听着吧好像就是个掏土清泥的简单工作。
但咱手动把时间线抻长了细看看,可就处处都透露着不简单。
一开始进攻K8号坑时。
赵昊团队自信开麦,要用五个月清理到器物层。
结果没想到,日子那么不禁过。
趴了五个月,他们只是从灰烬层清到了象牙层。
最后这坑是越挖越深了。
这趴活儿的诸位,是哪儿哪儿都开始不行了。
从他们嘴里最常听到的就是:
"我腰不行了,我腿不行了,我眼不行了....."
再看坑外,更是别有一番洞天。
外面的工作是啥样子的?
是天马行空的。
咱打眼望过去,他们正在喷水,挖土,划线......
作为门外汉,我看的是一头雾水。
但他们中有人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摸出了古人的一套房。
而后,迅速打开副本模式。
自由的在古人的房产之上逛gai,打隔梁,做文章。
那是撸起袖子就是干!
让人不禁眼前一亮啊,难道这道上古的大门终于要开缝了?
有人在和探方独处,试图从中找到古蜀人的生活轨迹。
你看这每一条线人家都有说法:
这第一层是耕土层,这第二层是近现代的,这第三层是宋代的...
她在干什么?
她在试图教会我。(bushi
偶尔也能遇上个看上去有料的。
比如船棺葬。
挖之前全是美好的畅想。
挖点兵器,找点人骨,哪怕只是一捧古人的渣渣呢!
咱也能多点研究素材你说是不。
我真是跟着长见识了。
这些墓具体怎么挖?
一层一层的刮。
更绝的。
那些在咱们眼里十分普通的泥巴和石块,在人家眼里却成为了解锁一段文明的密码。
具体怎么判断呢?
看泥土的颜色,摸泥土的质感,观石块的形状类型颜色等等。
但考古有时也是一"过山车项目"。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墓穴挖开后。
好么,人家古人压根没往里放人。
是空墓诶,惊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