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语境,自然是网飞韩剧风靡全球。
在近年来的很多综艺上,有不少日本演员都流露出对韩流的警惕,以及推介本土影视剧的野心。
在这个意义上,本剧最让人慨叹的,是它肉眼可见的对日剧精髓的挤压。
它存在于细节,是对最琐碎、最真实的小人物,以及那些 nerd 的挖掘和体恤。
比如你很明显能看到,满岛光这样穿梭于各个日剧日影的演员,在俗套的剧情中,依旧能熠熠生辉。
但是,她的小表情、真实的雀跃和悲伤,以及完成演技后的小动作。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却没有可以匹配的剧情,也没有被恰当地展示。
再比如,相比于男女主的唯美爱情,剧中更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来自滨田岳饰演的出租车公司同事。
他是一个典型的丑角,也是女主角的舔狗。
在经过苦苦追求,终于可以和也英约会之时,却天降暴雨,还受伤摔坏了眼镜。
于是,容易紧张焦虑,总是谨小慎微的他终于爆发了,在大雨中自暴自弃,细数自己倒霉的一生。
你很容易和这样一个普通人共情。他并非单纯拿来衬托女主魅力的工具人,
紧接着,单方面接收抱怨的也英,却故意玩起了 " 说反话 " 的游戏,冲进大雨中化解这场无解的抑郁。
这种细腻的刻画在剧中却寥寥无几,全被套路所取代。
人物本身的魅力才应该是也英收获美好爱情的根本原因,也是初恋之所以恒久不变的秘方。
不需要车祸失忆的负罪感,也不需要校园女神的光环加持,更不用什么老套的宿命梗。
就是人与人的相遇和吸引,以及爱情最原始的吸引力。
这样的细致和暧昧,才是日剧的风味之所在。
很耐人寻味的是,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本身是 90 年代经典日剧《魔女的条件》的主题曲。
《魔女的条件》
曾经的日本纯爱剧,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
你依旧会为了《长假》中濑名的软弱和小南的洒脱而心折,看着《恋爱世纪》里哲平的渣男行径大呼心痒。
现在,韩剧倒是学会了日剧的细腻和小人物视角,但日剧的创作本身却不可避免地陷入尴尬的处境。
日本流行文化的封闭性,和日本影视剧长期以来不以向外输出为根本目的的创作土壤。
就注定了它很难适应网飞的国际化 " 路线 "。
2016 年的《火花》,以及 2019 年《全裸导演》这些日剧的成功,恰恰成了很好的例子。
《全裸导演》
在类型化的快消路线之中,既要取舍,又需要重拾日剧创作的根性。
《First Love》的野心与口碑间的巨大落差,恰恰说明了,也许陈旧老套的题材可以舍弃,但有些东西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