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来年的鸡毛蒜皮,似乎并没有磨掉那些常见于爱情初期的温柔小意。
这回在镜头前,她便展现了太多令人吃惊的「软」。
有一个分头行动的环节,率先选择的妻子们,在车里等待丈夫。
所有的男士,都自觉为老婆拎着包包,
只有鲍蕾,一看到丈夫便柔声细语:
老公辛苦了,我就知道你会给我拿包。
等到手绘套娃,陆毅的画技之"高",他人看了都忍不住发笑。
鲍蕾的第一反应就是变着法子一顿夸,有细节,显真诚。
陆毅果然乐开了花:就算知道自己画得不行,但谁不爱听有理有据的好话呢?
至于鲍蕾,在后采环节说出了心里话。
审美真没一点问题,这夸奖大概是鼓励式教育。
同样的,陆毅用一餐麦当劳,追忆起两人的第一次正式约会。
当年攒了一个月的钱,才有勇气请这餐饭。
时过境迁,不再是当年的工人子弟,夫妻俩早已迈入富裕阶层。
鲍蕾还记得他钱包里那张放了许久的百元大钞。
她也仍然是一个态度,汉堡薯条就是最好吃的东西。
以柔克刚的准则,用于婚姻,不就是提供情绪价值么?
反观早些年的竞技真人秀《为她而战》,「硬」的一面收割了闪光灯的聚焦:
赌注总是下得大胆,危险游戏也不废话直接冲,还在极限空间里实现了一把倒车入库。
一次"盲人和哑巴"的游戏,陆毅需要蒙着眼睛,戴着耳机。
只有鲍蕾一人搬重石,推高墙,扛着自己的大个子丈夫挪过独木桥…
刚一结束,「软」的一面便闪现。
哪怕自己倾尽全力,疲惫不堪,鲍蕾也只是用一贯的温柔声线撒娇:老公,你好沉啊。
瞅这样外柔内刚的智慧,便是我等女同胞也忍不住心动。
实在不怪女孩们或是记在小本本上,或是拍脑袋反省。
可,女孩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大前提——
如若说一段关系是银行,双方都在支出,那迟早破产;
要是只有一方在存款,账面也难以为继。
鲍蕾至今的温柔,又有多少是陆毅妥帖对待的结果呢?
3
爱的开始是感性的,维护爱是需要理性的;
而维护爱,从来都不是某一方的全责。
这种有来有往的特质,也在一场聊天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陆毅聊到自己对鲍蕾的亏欠,是对方包容自己,为此放弃了很多。
你看,丈夫看得到妻子为家庭的付出,而不是一种惯常的调子:
我在外赚钱,我负责养家,我才有说话的资格。
听完感动归感动,鲍蕾又含泪否认:
你给予了我满分的肯定和包容,其他东西都不叫放弃,而是我甘愿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