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传统手工艺品,皮影戏源远流长、陕北剪纸粗犷大气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随着唐三彩仿品的出现,辨别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见诸报端,这些文章繁荣了文化园地的同时,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三彩器。经过作旧之后便在城乡不断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诏。究其原因,一方面它们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内在的精神风格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备了常见论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举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见高仿三彩确实仿到了相当的水平,没有火眼金睛则难辨真假。
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还不到1%的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无力为之。
6、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宝鸡市凤翔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7、户县农民画
这个以民间艺术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具有简洁饱满的画面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画中主要体现出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和强烈独特的时代精神,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之一。
8、社火马勺脸谱
马勺脸谱是宝鸡社火脸谱的一种,也是根据民间社火脸谱发展演化而来的陕西传统特色手工艺品,通常被当地的人们悬挂于居室中,用于镇妖降怪、祈福纳祥、扶正祛邪,并深受来到陕西旅游的人们和当地人的喜爱与崇尚。
9、仿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随着名气的增加,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对于秦兵马俑的仿制品更是成为来到陕西旅游的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与礼品,由陕西文物和工艺美术部门推出的造型规格不同的陶兵俑和马俑,成为馈赠亲友、家庭办公场所的装饰珍品。
10、仿古青铜器
青铜器自从出土以来就锈迹满身,备受现代人的喜欢,而随着人们对于青铜器装饰的需求,就此诞生出了,根据古青铜器的图片仿造出来的青铜器,主要是利用打磨和焊接的手段进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