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传统十大特色工艺品,惠山泥人有四百多年历史、苏绣是四大名绣之一
红木雕刻是起源苏州历史久远的传统雕刻艺术,自明代起形成造型简练、线条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苏式”风格。加工“苏式”红木雕刻制品,木料先要经过干燥工艺处理,并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以控制产品的收缩、变形豁裂。
流传百年的璜泾王氏红木雕刻,师承吴县香山木匠古建筑传人王荣司手传。雕刻的各种工艺美术品和高档红木家具,全部运用传统工艺,造型别致,制作考究、精良。据查,太仓市内从事红木雕刻行业的,几乎都师出王家。现在,红木雕刻精品已走向国际市场,特别在日本备受欢迎。太仓要人出国也都要来璜挑选几件精品,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国际友人。
6、宋锦
宋锦这种主要参与苏州地区的中国传统丝制工艺品,是有着“锦绣之冠”美誉,具有精致团、华丽色泽、坚柔质地的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而这个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和装裱一类产品的丝制工艺品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苏扇
苏扇是凭借悠久的制作历史和精巧的制作方式而着称于世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其中以檀香扇、折扇和绢宫扇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苏扇的扇骨也以竹为主,昂贵的苏扇还有用象牙、玳瑁这种珍贵材料的。
折扇由收则折叠而得名,又因用时需撒开,故又称“撒扇”。扇骨又称骨子,取材以竹为主,又有檀香木、红木、黄杨、紫檀、乌木、鸡翅木、桃丝木、湘妃竹以及象牙、玳瑁等珍贵材料。
扇骨柄部的造型俗称头形,式样有大圆头、小圆头、平头、玉兰头、琴、燕尾、葫芦、瓶等,花色繁多,以简朴、古雅为妙品。
两旁的扇骨称为大骨,精选细腻、筋少的竹子为原料,经过漂、晒、烤、焙等工序制成。有的加以髹饰,称为漆骨,有菠萝、八宝、推光、槟榔、珊瑚、金星等各种髹饰技法,莹光闪闪,更显得富丽华贵。此外,还有雕漆、浅刻、浮雕、镶嵌金银丝、螺钿等装饰的大骨。扇骨的长短和多少,则随着使用对象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气候而各不相同。有的为长9寸5分、16根扇骨,即所谓九五、十六;也有长7寸,16根扇骨;长8寸,18根扇骨和一尺二长的。还有特制的舞台用扇,可达二尺多长,称为男舞扇。
8、太湖石
太湖石是与英石、灵璧石和黄蜡石并称的中国古代着名四大奇石之一,是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赏石头,通常用于布置公园、草坪和庭院等旅游景色。
9、苏州湖笔
苏州湖笔是与徽墨、宣纸和端砚并称的“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2006年时湖笔的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个有着“笔中之冠”美誉的苏州湖笔还具有工艺精细、品种繁多、选料讲究的特点。
10、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这个有着篦箕别称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苏常州市传统美术,制品通常可分为梳篦和木梳两大类,并通常,其中的梳篦以毛竹、牛骨和生漆为原料,而木梳则以黄杨木和石楠木为原料,2008年还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