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世界排行

太阳系中十大卫星排名,木卫三分层明显、木卫六体积比水星还大

常驻编辑 世界排行 2022-03-18

卫星指的是一颗按照行星闭合轨道进行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而目前围绕在地球周围有很多人造卫星,人们也都知道木星和土星周围环绕由很多卫星,太阳系中有哪些体积较大的卫星呢,下面,就快和拜客常识网一起了解太阳系中十大卫星排名吧!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阳系中十大卫星排名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1、木卫三,2、木卫六,3、木卫四,4、木卫一,5、月球,6、木卫二,7、海卫一,8、天卫三,9、土卫五,10、天卫四。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1、木卫三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三这颗公转周期仅为7天的围绕木星运转的卫星,直径约为5262千米,质量约为水星一般的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这颗分层明显的星体,是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拥有磁圈的卫星。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体积大于水星,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木卫三最先并非伽利略所发现。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60年之间(最有可能的是在公元前364年夏天)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的话:“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先生指出:甘德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就观测到了木星的最后的卫星木卫二。而对于木星的卫星的发现,近代是在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之后,由意大利大科学家伽利略(Galilei)于1610年用它观测木星时才发现的。甘德早伽利略近两千年,而且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仅凭肉眼就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这真是一个奇迹。而后,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以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爱人伽倪墨得斯为之命名。旅行者号航天器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地下海洋和磁场。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2、木卫六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土卫六是一颗直径约为5150公里,体积相对水星较大,质量不如水星的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并且也是太阳系中所有卫星中唯一一颗拥有大气层的卫星,根据相关的勘测,这颗卫星也是太阳系表面环境最像地球的星球。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六是希玛利亚群之中最大的成员,因此希玛利亚群以它的名称命名。这个卫星群包括五个绕着木星公转的卫星。它们离木星的距离在1100万到1300万千米的范围之内。它们的自转轴倾斜度都在27.5度左右。木卫六的近木点9,782,900千米、远木点13,082,000千米,而它轨道与黄道交角27.50°、轨道与木星赤道交角29.59°,符合希玛利亚群的要求,另外它的轨道离心率0.15798,则平均公转速度为3.34 km/s。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3、木卫四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四是一颗直径达4800千米,质量大1.08×10的23次方千克的太阳系第三大卫星,是体积基本于水星相等,卫星上含有较多的水冰,质量只有水星三分之一,距离木星平均为188万公里的木星第二大卫星。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四又称为卡里斯托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发现。木卫四是太阳系第三大卫星,也是木星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木卫四的直径为水星直径的99%,但是质量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该卫星的轨道在四颗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最远,约为188万千米。木卫四并不像内层的三颗伽利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那般处于轨道共振状态,所以并不存在明显的潮汐热效应。 木卫四属于同步自转卫星,永远以同一个面朝向木星。木卫四由于公转轨道较远,表面受到木星磁场的影响小于内层的卫星。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4、木卫一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木卫一是直径约为3637.4千米质量为8.9319×10的22次方千克的太阳系第四大卫星,是由伽利略观测到的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距离平均仅有42万公里,是比月球稍大一些的太阳系第四大卫星。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与不少外太阳系的卫星不同,木卫一与类地行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其表层由硅酸盐熔岩所构成,根据伽利略号所观测的数据中,它的内核可能由硫化铁所组成,其半径估计最少有900公里。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5、月球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r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球这个直径约为3476、28公里的球形天体,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太阳系中的天然卫星,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与地球的距离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在表面上还分布有很多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