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一组症候群,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后,出现阵发性的流鼻涕、鼻塞、打喷嚏、鼻部发痒;咳嗽;还可导致眼、耳、和腭部瘙痒;长期会导致孩子烦躁、易怒。
到8岁左右发病率高达14%。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约为7.83%~20.42%,以城市儿童为主。
孩子们接触不到微生物,体内菌少,“爱岗敬业”的免疫系统找不到“坏人”,可又闲不下来,于是“变态”了。
它大杀四方,把进入体内的“好人”也干掉了,还“株连”了自己的组织、器官,这就是过敏反应。
所以,爱干净是好事,但不要过度,比如老用消毒剂擦地、擦桌子了。菌被杀得“片甲不留”了,娃更容易过敏。
当然,勤洗手、吃干净新鲜的食物等卫生习惯,是要坚持的哟。
可以试着向上推一下鼻子,可以感觉到这个地方正好是鼻软骨处,向上就推不动了。
孩子为了缓解鼻痒,使鼻腔通畅,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的动作。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了,肯定是感冒了!”
“秋天能热到哪里去?我说不该开空调吧,你看!”
早上在娃的一串“连环喷嚏”之后,老人心疼了,空调惨“背锅”。
确实,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和感冒很像。
所以,如果“感冒”总不见好,应该考虑是不是得了鼻炎,需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确诊。
鼻炎是小病,长大就好了?
如果你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过敏性鼻炎除了引起喷嚏、流涕等不适,还可能影响儿童睡眠、活动等,增加注意力缺陷的发病风险,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中也指出,过敏性鼻炎长期迁延,是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统慢病的源头性疾病。
有研究证实,过敏性鼻炎症状与更差的生活质量、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
但是,能控制住鼻炎不发作,就达到了治疗的目标。所以,家长们也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哟。
这是防治本病最重要的措施。
对于尘螨过敏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善室内环境(如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等),来减少接触尘螨的机会。
但环境中的过敏原往往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尤其是尘螨等常年性过敏原。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
与口服激素药不用,鼻用激素中的激素含量是以微克计的,并且几乎都作用于鼻粘膜局部,安全性较高。
而且引起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过敏原的持续存在。虽然用药后,孩子症状好转甚至消失,但不代表炎症被完全消灭。如果急着停药,很可能“死灰复燃”。
怎么洗鼻子?看这里:用这招,不打针不吃药,孩子少往医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