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人们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很多人一生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之一。无数的家长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无数寒门学子囊萤映雪、奋笔疾书,也是为了在这次全国性的考试中能够"鲤鱼跃龙门"。
人们常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那么那位在几十年前夺得状元的女知青的命运,究竟如何呢?
对于中国来说,利用"考试"这种手段进行人才的选拔,古已有之。自科举开创以来,无数的寒门学子便将其视为唯一一条改变命运的路,苦读数十载,学做八股文。新中国成立以来,考试科目的设置更为实用化。
1977年10月21日,注定是一个无数人辗转反侧的夜晚,国家宣布高考将在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许多下乡的青年开始跃跃欲试。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就能够圆一个念书的梦想。一时,田间地头,无数青年趁着闲暇的功夫,手不释卷地温习,盼望着能够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生活在现代、戏称考试为"魔鬼"的广大学子们可能无法理解,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盼望着有这么一场考试。在不识字的庄稼人眼里,这场考试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知青来说,这无异于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
出淤泥而不染,抓住命运恩赐的礼物
在无数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的青年当中,有一位女知青,她的名字叫做刘学红。听到消息的她,正在密云县的高岭公社辛勤劳动。在此之前,刘学红已经在这里做了一年的农活,从外形上来看,风吹日晒造就了粗糙的皮肤、黝黑的面孔,使她彻底融入了乡村。
农村生活的艰苦使得刘学红变得更加壮实,但令人发愁的是,身边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对于77年的农民来说,养家糊口是最重要的事。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于连温饱都无法达到的人来说,要求他们拥有更高的文化追求,未免是一种奢望。
而刘学红,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萌发了想要参加高考的念头。曾经的刘学红认为,自己只能在乡下待一辈子了,而高考恢复的这个消息,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改变命运的一把钥匙,是她能够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因此,这位女知青决定备战高考。
时间紧,任务却非常繁重,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摆在刘学红面前的,是一道道大山,等待她去攀越。第一重困难便是当时并没有老师授课,知青备考全靠自学,或者找人教自己。运气好的,能够碰到一个好老师,能够时时讨教问题;而运气不好的,连一套教材都摸不到。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至今,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的学生一定想不到,当时的人们为了借一本教材能够翻山越岭,连夜走几十里路的山路。
第二重困难还是由于时间紧张。当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距离考试开始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经历过高三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一个月连熟悉教材都不够用,更何况对于刚刚捡起书本的考生来说。
第三重困难,也就是最大的困难,还是出在考试本身上。已经十年没有高考过了, 对于这次的情况,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了解。怎么考?考什么?考试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不确定,这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很多想要备考的考生,面对这紧迫的时间,完全无从下手。
对于这重重困难,刘学红并没有感到气馁。首先,她向公社请了一个月的假,保证自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请假后,她心无旁骛地将全部精力,投入于学习中,咬紧牙关挺过这一个月。这对于很多年没有摸过书本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起初,书上的内容对她来说非常吃力,渐渐地,才进入了佳境。
第二,对于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刘学红也有自己的方法。十年高考停滞,刘学红便寻找十年前的高考习题来做,吃透了知识点后,刘学红依靠反复做卷子进行巩固。这样一来,虽然她的心里仍然非常忐忑,但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苦心人,天不负。在这争分夺秒的一个月里,刘学红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每一分每一秒都拿来学习,以迎接战斗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她把自己关在房间内,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埋头扎根在知识的海洋里。如此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老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迎接这场考试,刘学红可以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努力过后摘得的果实味道更甘美。在无数学子的翘首期盼下,高考终于来临了。无数怀揣着梦想的知青走进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