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某地三天二夜游”“吃了‘神药’一次性打通左右脑,脑血栓病症轻松治好”……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骗取老年人信任后实施诈骗行为,使得老人既损失钱财又伤害身体,苦不堪言。
9月16日,记者从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全力打击自然资源领域养老诈骗行为,今年5月起,该局联合区市自然资源部门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广泛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举办专题活动、现场宣传、问卷调查、印刷发放宣传品及宣传册等多形式、多渠道揭露诈骗套路手法,构建协同推进宣传教育新格局,持续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热潮,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全市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了2次大型综合性专题活动,包括结合“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牟平区大窑街道曲格庄村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该活动举办地在曲格庄村法治公园,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宣传展板、发放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涵盖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在内的自然资源领域管理政策,提高了群众对养老诈骗防范意识。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为群众解答问题30余人次。
“这次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包括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在内的自然资源政策法规,对之后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帮助。”参加活动的基层代表和群众回顾表示。
在8月8日至8月9日为期两天时间内,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班成员分为三个小组赴各区市进行现场督导,并联合各区市局借助“双报到”、集市、集中核酸等时机,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人口集中区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专题活动,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合法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等宣传内容进村进社区,进人口集中区,真正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切实落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教活动。”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做到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无死角”,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手段,把握宣传时效,保持宣传连续性,做到持续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宣传。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以新闻、信息、宣传片等图文或视频作品,将反诈信息及时发送给群众,例如通过微信渠道发布养老用途规划、用地的基本政策等知识。开辟专栏推送。在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开辟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专栏--“安全养老、谨防诈骗”。该专栏推送包括项目规划、用地方面的微政策,及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会议等相关内容。
制作印发宣传材料。摘录养老服务设施在规划、用地方面的政策文件内容,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养老诈骗案例,统一汇编成宣传页、宣传品、学习册、反诈教材或标语、海报及横幅等,通过互联网、进社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外进行政策知识普及,并将文件内容同步各区市局,共同做好养老反诈宣教工作。电子屏幕宣传。选取办公楼、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受众面广、阅读量大的办公场所,利用电子屏幕播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标语、案例。
网上问卷调查。通过网上问卷、网络答题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以问答的方式增加群众养老知识储备量,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关注度。畅通举报渠道。利用新媒体发布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及典型案例,公布养老诈骗举报平台及电话,接收群众线索举报。
自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用持续化宣传、常态化教育的方式,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保持宣传热度,营造强大识骗防骗舆论声势,助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下步,该局将逐步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使群众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习惯,提高养老防诈的能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卿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