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日子的不如意,小霞又不能向家人诉说,所有的苦闷都只能自己深藏在心底。
直到遇到了同病相怜的向伟之后,他们彼此之间成了相互倾诉诉苦的对象。
原来,向伟经常到联兵家喝酒聊天,喝多之后,向伟都会向联兵倾诉在妻子家过得不幸的事情。
小霞从侧面也了解到了向伟婚后生活的不幸,这让她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觉得两人都是婚姻生活中的不幸者。
一次,向伟又上门找联兵喝酒,刚好联兵进城当天没有回来,小霞就和向伟两人喝了起来。
两人边喝边聊,相互倾诉婚姻生活中的不幸,越说越投入,说到悲伤处两人更是抱头痛哭。
当天两人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终没能守住底线。
随后向伟发现,善解人意的小霞让他重新找回了作为男人的自信,而年龄相仿的向伟也明显更懂得如何取悦小霞。
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但这毕竟是不光彩的事情,两人都是很避嫌。
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向伟正在苦闷以后如何能够跟小霞长相厮守时,联兵酒后的一句话反倒提醒了他。
于是,向伟决定带着小霞一起外出打工赚钱,离开这个让他们心生不快的小村庄。
2016年6月的一天,向伟和小霞各自借口外出买东西,此后再无音讯,连续3年两人再也没有回过各自家里。
那么,这3年时间,两人一去了哪里,是否还在一起?
为了寻找丈夫向伟,丽丽四处打听,去了不少地方,但始终没有丝毫消息。
联兵在妻子刚离开时着急了一段,几天之后就彻底放弃寻找了。
在联兵看来,只要孩子在自己身边就可以了,至于妻子小霞,想去哪里去哪里,毕竟刚开始两人的婚姻就不被看好。
调解员通过打听,从向伟一个堂叔处得知,这三年向伟一直在晋城打工生活。
在晋城市区一处简陋的民房里,丽丽果然见到了消失3年多的丈夫向伟。
站在向伟身边的还有一个女人,正是当年一起消失的小霞。
面对突然出现的妻子丽丽,调查员从向伟细微的变化可以感觉到,他明显还是有点惧怕丽丽。
在见到丈夫之前丽丽还有一丝幻想,她幻想丈夫自己在外打工,这样她们还能重归于好。
但是看到小霞之后,丽丽彻底愤怒了,她当场提出了离婚了要求,向伟也点头同意。
调解员能够感觉到丽丽提出离婚是一时气愤,如果向伟能够低头认错,两人为了孩子还有可能破镜重圆。
可是,向伟却摇了摇头,苦笑一下说:“不怕你们笑话,我在妻子面前很没自信,我的辛酸没人能懂。”
听到这句话调解员也不再相劝,这可能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吧。
那小霞对于她和丈夫联兵的婚姻又是什么态度?
小霞称她和丈夫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她很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两人没有复合的可能,会回去协商孩子抚养问题,跟丈夫办离婚手续。
丽丽眼看和丈夫没有复合可能,就提出了索要5万元一次性付清两个女儿的抚养费。
向伟则表示经济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他坚持要一个女儿的抚养权。
这个时候丽丽的父亲高师傅站了出来直接拍板:让向伟出1.5万元抚养费,然后取得小女儿抚养权,以后每月支付给大女儿生活费。
丽丽同意了父亲这个方案,但向伟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一旁的小霞大声责问起向伟起来:“这条件还不同意,还想什么呢?你是不是不想离婚?”
看着小霞当着自己的面斥责丈夫,丽丽的脸上闪过一丝愤怒,不过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并没有爆发出来。
听了小霞的话,向伟很快同意了丽丽父亲提出的这个条件,两人将会很快办理离婚手续。
两个家庭的情感纠纷,给我们带来了众多思考,究竟该如何对待上门女婿?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否值得坚持?
关于上门女婿:其实无论女方到男方家,还是男方到女方家生活,只要夫妻之间保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理解,婚姻关系都会非常牢固。
关于结婚父母的态度:大家都会经历叛逆的青春期,但在结婚对象选择上,一定要听取父母双方的意见,毕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