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吴天昊经过两轮面试,获得出演励志校园剧《追着彩虹的我们》里“郭不吏”一角的机会。导演李杰告诉吴天昊,看中了他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幽默感。今年暑期档,该剧播出,小幅蹿红。
不到23岁的吴天昊入行两年,已出演过《满满喜欢你》《棋魂》《站住!花小姐》等剧,他也刚与吴磊、周雨彤合作了《爱情而已》。吴天昊和很多新人演员一样,经历着试戏、淘汰、入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吴天昊笑言自己试戏命中率高,“试三部戏基本能演一部”,他渴望出演国内顶级制作团队的影视作品,“但并不渴望马上红”。
吴天昊的故事,是当下很多普通新人演员的故事:毕业于普通学校,资源普通,怀抱普通理想。然后,努力向前。
角色与本人:我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人
《追着彩虹的我们》讲述了敖子逸饰演的陈暮光和杨志雯饰演的时泛团,在高中经历亲情、友情的多重考验,于逆境中逐梦成长的故事。剧中,吴天昊饰演的郭不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坐在教室后排的非典型学渣,不听老师讲课,但总是拿着哲学书不放手;他虽然是篮球好手、外形硬朗,但他总会暴露胆小、软萌的一面。
出演郭不吏的经历,让吴天昊看到了自己。他认为,自己和郭不吏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人:“我们虽然学习不好,但有梦想、有爱好。”剧中,郭不吏总会充当陈暮光和时泛团对话过程中的“背景板”。吴天昊说:“红花总有绿叶配,如果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永远是‘男一号’。”他坦言,自己在上学期间并不是“背景板”式的学生:“我同样学习不好、爱调皮捣蛋,但我是学校的焦点人物。”
剧中,郭不吏是校园体育健将。戏外,吴天昊曾经是足球二级运动员。他也调侃自己:“初中时,我踢足球没有获得更好的上升机会,被淘汰后,就正常去上了高中。我因为当了多年体育生,文化课落下太多,爸爸就问我要不要走艺考这条路。我高中毕业后,就去学了表演。”
郭不吏痴迷哲学。吴天昊坦言,自己虽然看不进去哲学,但会深入研究剧中与哲学相关的台词:“我向导演询问台词的意思,和他商量表演方法,我要先懂,观众才能看懂。”吴天昊印象最深的一句哲学台词就是“人是一团欲望”,虽然对生活有所启发,但他并未爱上哲学,“我很难静下来”。
拍摄《追着彩虹的我们》之前,吴天昊为角色写了人物小传:“郭不吏的生活背景,在正片中没有交代,但为了分析人物,我做足了案头工作。”写小传的经历,也让吴天昊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我看剧本时发现郭不吏坐教室最后一排,我上学时也坐最后一排”,而当吴天昊正式进组坐到教室最后一排时,他更加错愕,“感觉自己回到了‘后排战神’的时期”。甚至,在剧中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三角函数问题时,吴天昊也背出了公式,“我上学时原封不动回答过这个公式,当时也被老师安排到最后一排罚站”。
剧中,郭不吏由于考试不及格被请家长,但妈妈却夸他考得不错。吴天昊的妈妈也对他要求宽松,“妈妈要求我不拿倒数第一就行。没拿过倒数第一,是一件我很骄傲的事。”
郭不吏被请家长这场戏,吴天昊演得最开心:“我每一遍都演得不一样,导演也很满意,最后保留了他认为最好的一场戏。”吴天昊喜欢自由度更大的表演方式,“导演允许我们加入即兴细节,我们演得爽,玩得开心”。不过,他也坦言,作为年轻演员,能否在片场即兴发挥,还得看导演要求,“我们一般跟着导演拍两场戏,就知道整部戏的拍摄是否允许即兴了”。
吴天昊拍摄的第一部重场戏,就是小伙伴集体去空屋探险:郭不吏患有幽闭恐惧症,他被关在小屋中崩溃哭喊。但是,这场戏最终被导演剪掉了。吴天昊坦言:“在我拍戏的时候,郭不吏是一个完整的人物。爸爸常年殴打妈妈,所以他经常躲在小黑屋,特别怕黑。这部戏原本呈现了我的家庭环境,不过由于角色是支线人物,这些戏份被剪掉了,只保留了体现我幽默性格的戏份。”
吴天昊拍得最感动的一场戏,是在山坡上喊出郭不吏的愿望。他说:“我当时脑子里有些郭不吏的想法,也有些吴天昊的想法。我先想了想,敢问路在何方?再仔细想了想,路在脚下!”
拍戏过程中,吴天昊经常思考人生:“我思考如何提高专业能力,如何让大家都说我戏好,如何做一名好演员。”通过拍摄《追着彩虹的我们》,吴天昊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刚出学校时,我发现真正的剧组拍摄环境和学校拍作业完全不同。之后,我逐渐能自然地表演,然后,能把想法加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