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战胜这次日喀则的疫情,上海援藏医疗队先后派出了四批人员,包括采样团队,医疗团队,检验团队等等。大家在日喀则的不同地方分别奋斗,战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规范、细心、标准的工作,为日喀则的抗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大上海保卫战的“抗疫经验“带到了雪域高原。
有战斗就会有牺牲,特别是对于这次日喀则的疫情而言,病毒比之前所碰到的类型更狡猾,传染性更强。天天和阳性患者打交道的医疗队员,就像“走钢丝的人”一样,很容易就会被传染。
交班的时候就传出一个消息:“有两名检验团队的队员,核酸变成了阳性,要进入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心情复杂,一方面为两位战友感到可惜;另一方面,也庆幸两位战友会进入上海医护接管的方舱隔离,接受大家的照顾。
交班后,上海医疗队医疗组的徐兴凯主任,带着专家组的祝滨主任、苗海卫主任又如往常一样,下舱梳理特殊的病人,指导治疗,排除风险。当他们走到二病区时,病区医生汇报说那两名感染的战友就入住在此。徐主任一行三人,在病区医护的带领下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战友身边。
远远就看到两个“大白”坐在一张隔离床上,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躺倒在病床上十分醒目。走近透过面屏可以看到两张年轻的脸,一个小伙子,一个小姑娘。在家里还是孩子的他们,为了疫情走上抗疫前线,却不幸被病毒感染。徐兴凯主任走上前,握住两位战友的手说道:“你们辛苦了!”对此,两人都稍显紧张。通过询问得知他们是来自浦东的两位检验师,前期一直忙着做核酸的检测工作,不知何时被感染,核酸检测变成阳性。进入方舱后,因为条件艰苦,他们一夜都没有睡,坐在床上靠着电脑消磨时间。大家听完心头不禁一酸。“你们从现在开始,就是患者,注意休息,在生活上,有任何需要,都和我们说,我们都会尽力帮你们解决。争取我们早日核酸阴性,尽快出舱。”徐主任耐心地叮嘱着两位年轻战友。这一刻,大家的手放在了一起,心跳仿佛也产生了共鸣。大家都相信疫情必将过去,战友必将康复!
因为还有其他病人需要处理,三位主任不能停留太久。当他们走向下一个病人的时候,环顾偌大一个方舱病区,在数百个患者中间穿梭着几个“大白”。这一刻,他们就是英雄,不论是躺下的,还是仍在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