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京剧电影的执念,或许和他青年时期的首次“过电”经历有关。1961年,父亲尚小云受邀拍摄《尚小云舞台艺术》,尚长荣很自然地深度参与进去。影片1962年在全国公映,尚小云的尚派名剧《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得以通过电影的形式留存。遗憾的是,这部凝结尚派艺术精髓的影片此后没有在大银幕重映。
和父亲相比,尚长荣是幸运的,用他的话说,“赶上了好时代”。2015年1月,尚长荣和梅派青衣史依弘主演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摘得世界3D电影最高奖——金·卢米埃尔奖。这是中国电影首获这一奖项。登上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首映时,现场观众的热情让尚长荣更兴奋、更自豪:“我们深深感到,当典雅的戏曲艺术和最先进的电影技术结合,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尚长荣说,最开始,担心戏曲和电影的叙事手法会不会“打架”,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纠结。实践发现,只要尊重艺术规律,大胆运用电影技术,充分运用戏曲手法,完全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中国戏曲的抽象写意之美。
在尚长荣的京剧人生里,“新”无疑是一个高频词。殊不知,一个“新”字背后,是对于传统的钻研之深、用力之勤、涉猎之广,是一次次的自我扬弃,是不懈的求索和攀登。尚长荣说,“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这么多年,追求如一,初心不改。
这个夏天,他几乎每天都到上海京剧院,忙着给“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的学生们上课。提及最想和年轻人分享的话,尚长荣说:“死学而用活。”所谓死学,就是认真地学,要学懂弄通,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学死。死学,是用活的前提和保证。在全面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才能把人演好,把戏唱活,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说到底,这和守正创新不正是一脉相承吗?”又是朗声一笑,尚长荣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