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率先有节奏地响起,紧接着与贝斯、吉他、键盘声音融为一体。主唱踩着强烈的鼓点开始演唱。这一次康磊没有说话,扫视一圈后,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那几分钟里,欢快的音乐响彻整间屋子。大家用脚掌轻轻点地打着节拍,心脏也在和着鼓声砰砰砰地跳动。
他给乐团取名“Mr.Truer”,“Truth是真理的意思,我们要用音乐传递真理,把它音译过来就成了‘触耳先生’”。
线下演出也在筹备着。2021年底,触耳先生走进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表演了10多首学科音乐,令全场师生沸腾。康磊透露,今年下半年开学后,触耳先生还将继续校园巡演计划,为更多孩子带去音乐的欢乐。
2017年,康磊担任迷笛音乐节的分舞台导演。有一回,现场志愿者与康磊闲聊时随口说了句,“你说这歌,要是唱物理化学这种东西,全场上万人也能大合唱,那不得全上大学了。”
康磊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如果小时候有这种唱物理化学的歌,我肯定很喜欢,也不至于连课也不爱上,考试也考不好。”
当时康磊读初二,不懂什么是摇滚,只是感觉这种音乐很特别,“好像在我的脑海里建立起了一种情绪”,就像磁带封面上的男乐手,留着一头大长发,“在那个年代给人非常不一样的感觉”。康磊深陷于摇滚乐队的魅力,“渴望跟他们干一样的事情”。
年满18岁后,康磊开始抱着吉他四处闯荡,辗转唐山、北京等地,登上不同的舞台表演。由于当时的女朋友在深圳工作,2005年9月,他决定去深圳看一看。
康磊从未到过这么远的地方。出门时,他只带了两把吉他、几件衣服和不到5000块钱的生活费。他住在龙岗的一个城中村里,房租每月430块钱。为了赚生活费,康磊在琴行当老师,每天早上背着吉他出门,一有空闲就自己练习,“每天都要弹上五六个小时,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事没弹,心里总觉得差点东西”。
写歌时,康磊要求团队把所写的章节多读几遍,“吃透这个知识点”。填完词后,还要请专业的学科老师审核和校准。“我们传播的是知识,如果把公式唱错了,这歌再好听也没有意义了。”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康磊在编曲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有的加入中国风,有的走爵士乐路线,有的听起来像热血动漫,每首歌曲都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