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十三阿哥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生母章佳氏敏妃去世了,于是十三阿哥就被交给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此时,十三阿哥没了妈,四阿哥虽然有妈,但是不疼四阿哥,所以两个没妈疼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共鸣,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同时,九阿哥、十阿哥等皇子的母亲地位尊贵,也不屑于与十三阿哥玩。而十四阿哥和四阿哥一来是年龄差距,二来争夺生母宠爱也有嫌隙,自然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十三阿哥自然就跟四阿哥关系最好,也在后来雍正的夺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首次被废,诸位皇子都蠢蠢欲动,勾心斗角极为激烈。雍正自然也开始了他的谋划与布局,而此时大阿哥已被圈禁,三阿哥自知没有竞争实力,也逐渐退出了竞争。此时,只剩下了四阿哥党和八阿哥党,但此时表现出积极争取太子之位的是八阿哥,四阿哥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表面上依旧为太子说好话,最终太子被复立,八阿哥夺嫡失败。但太子因结党营私,于康熙五十一年再度被废,夺嫡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此时,八阿哥支持十四阿哥,所以出现了,亲兄弟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位皇子的争夺,但实际上八阿哥依旧没有放弃夺嫡之心,八阿哥与十四阿哥也产生了嫌隙。而四阿哥也开始结党营私,组建了以十三阿哥、隆科多、年羹尧等为首的夺嫡班底。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在畅春园病故时,十四阿哥远在西北军营,四阿哥在京中,步军统领隆科多宣读康熙遗诏,立四阿哥为皇帝,雍正自此顺利继位。因为是雍正的班底隆科多宣读的圣旨,所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皇子,认为是雍正改了康熙遗诏,所以也就有了后来,扑朔迷离的雍正是否是篡位的传说。
他明面上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冷面王”,让康熙觉得雍正办事情不惜得罪百官,一心为朝廷考虑,一心为父分忧, 这增加了康熙的好感。暗地里雍正与很多兄弟维持和气,表示自己无争储之心,同时暗中与隆科多、年羹尧等重臣交好。这样不仅得到康熙赏识,在历次夺嫡大战中,他也没有吸引火力。
其实,从雍正成年开始到登基为帝这段期间,他是尽心办事的,并且工作能力确实很突出。他还严格要求家人和下属,这些务实精神和才华,康熙是看在眼里的,众臣子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与八阿哥的“仁义”方针是相反的,八阿哥的“仁义”是为了拉拢朝臣支持他,而四阿哥的所作所为还是心系朝廷、心系国家的。当时康熙也意识到,大清王朝的发展急需一个“鹰派”君主,来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
虽然雍正没有电视剧中的乌先生,但是他的班底都是掌控要害部门的,比如步军统领隆科多,手握京城重兵,在关键时刻能协助他稳控京中局势;再比如年羹尧,能挟制十四阿哥的军队,稳定西北大后方的局势。
总体来讲,雍正的胜出,既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当时朝廷的需要。因为康熙晚年国库空虚,贪官污吏极多,空有盛世其表,其实急需一位雍正这样的“冷面王”来重振山河。历史也证明,康熙的选择是正确的,雍正继位后,励精图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整顿财政、整饬吏治,为盛世走向新的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热爱历史、喜欢分享的学史知今,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收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