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G7达成了对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的共识,随后欧盟开始推进,想要配合G7国家制裁俄罗斯,并且不只是限制俄罗斯的石油价格,还想当然地要限制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而事实证明,欧盟的举动完全是自取其辱。
首先,将俄罗斯石油价格限制在多少,直到现在也没有达成共识。其次,匈牙利等通过管道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要求被豁免。此前欧盟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时,就给了几个国家豁免权,现在这些国家还要求豁免,否则就不会同意欧盟的限价措施。
而通过海运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对此感到严重不满,认为不公平,既然闹一闹就能被豁免,那大家一起闹。此外,还有使用航运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免受限价措施的影响。
可以看出,欧盟各国的分歧是非常大的,想要满足所有成员国的要求,根本不现实,如果每个成员国的要求都满足了,限价措施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因此,这种制裁方式最终势必会无果而终。
匈牙利的做法让其他成员国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匈牙利作为欧盟当中的一个小国都能让欧盟妥协,其他国家为何不能也像匈牙利这样,反对对自己不利的制裁措施,并提出自己的诉求让欧盟满足。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欧盟小国,都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票否决权,反正大家都在闹,有匈牙利冲在前面,他们也不担心被欧盟针对。退一步讲,被针对了也没什么,如何过冬才是头等大事,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欧盟爱针对就针对吧。
还是以匈牙利为例,欧盟已经对匈牙利采取了制裁措施,叫停了一笔对匈牙利援助的资金。但是惨遭制裁的匈牙利依然无所畏惧,再次为俄罗斯挺身而出,一点都没有向欧盟妥协。
相较于匈牙利遭到的制裁,匈牙利能够正常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显然更重要,更加符合匈牙利的利益,所以匈牙利并不亏。这种操作势必能够给到盟友启发,所以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加入了匈牙利的行列。
这就是俄乌冲突引发了一系列后果中的一个,本就不团结的欧盟,随着冲突的持续越来越分裂,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国有不同意见,就能产生蝴蝶效应,让分歧蔓延到整个欧盟。现在欧盟想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已经很难了,不管是限制能源价格,还是限制能源出口,只要是涉及能源方面的制裁,欧盟都难以推动。
天气因素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国际秩序形成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机会,看到了摆脱霸权主义的机会,他们渴望一个公正的国际秩序,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自然不会错过。
这就是霸权主义的副作用,在霸权强盛的时候,可以欺凌弱小,而到了霸权陨落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反噬。因此,未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真正独立自主的道路,并且越是小国就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