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知否》中的三个女儿,她们从小缺的是什么,长大后又求的是什么呢?
如兰的父爱要与人分享,而且自己还不是被偏爱的那个,父母又并不恩爱,这也就导致如兰在家庭归属感的这一块是匮乏的。
身份的尊贵使她不屑于做小伏低、委屈求全。她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怼墨兰,她不需要像墨兰一样处处拔尖,她更不需要像明兰一样隐忍藏拙,她只需要做她自己。
《红楼梦》中的黛玉为什么楚楚可怜,但有时候又尖酸刻薄呢?因为贾母是荣国府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黛玉备受贾母的宠爱,有着这一层光环,荣国府上上下下无人敢怠慢黛玉。另一方面荣国府毕竟不是黛玉自己的家,她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姐妹互相照应,加上黛玉敏感多心的性格,所以黛玉会觉得寄人篱下。
有华兰的例子(高嫁却在婆家受委屈)在前,如兰并不像墨兰一样,非要高嫁不可。结婚就是要嫁给喜欢的那个人,如兰更侧重的是感情的深度,她下嫁贫寒书生文炎敬,不仅是因为爱,也是以此来弥补内心的缺口(小时候父母不恩爱导致的自己不被偏爱和没有归属感)。
墨兰从小就得到盛紘明目张胆的偏爱,所以她敢跟正室所生的如兰作对,她有盛紘护着,林噙霜宠着,是盛家三姐妹中最得宠的一个。
后来墨兰私会外男,她中了明兰的圈套一气之下划伤了明兰的脸,盛紘不想闹大以免墨兰落下个刻薄的名声,到时候牵连其他几个女儿,于是就罚墨兰二十手板和跪祠堂,但之后手板还没打上就取消,跪祠堂也是跪着跪着就改成禁足。
她凡事拔尖,就是想要对外证明庶出的女儿也可以很优秀。但是,人越是极力证明什么,就越是在掩盖什么,她其实意识里是自卑的,她看不起庶出这个身份,她总是担心哪一天盛紘就不要自己了,所以她需要确认自己是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
前面有说过,很多时候在步入婚姻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为了弥补需求不足才去找对象,当那个符合需求的人出现,你想要吸引什么样的人,便会假装自己拥有对方身上的特质。
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的94后,小时候每次爸爸骑着摩托车送我上学,我都很怕其他同学看到;念高三那会儿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妈妈当天很早就到了,我觉得她的打扮不洋气,一直故意把她晾在门卫室;再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不敢和同事说我是农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