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小编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部最近热度很高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
而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莫三妹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可以说,《人生大事》用冷门的“殡葬”题材讲述了人间温暖的故事,把“生与死”这一永恒议题搬上了电影舞台,让观众得以重新审视人生的深刻意义。
而这正是这部电影能够成为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黑马的最重要原因。
除了《人生大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同样探讨了生与死议题、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电影呢?
“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
而最后一次,是当所有人都忘记你了,那么你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热爱音乐的米格尔不幸地出生在一个视音乐为洪水猛兽的大家庭之中,一家人只盼着米格尔快快长大,好继承家里传承了数代的制鞋产业。
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即将来临,每逢这一天,去世的亲人们的魂魄便可凭借着摆在祭坛上的照片返回现世和生者团圆。
在一场意外中,米格尔竟然穿越到了亡灵国度之中,在太阳升起之前,他必须得到一位亲人的祝福,否则就将会永远地留在这个世界里。
米格尔决定去寻找已故的歌神德拉库斯,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祖父。
途中,米格尔邂逅了落魄乐手埃克托,也渐渐发现了德拉库斯隐藏已久的秘密。
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我说,路上小心,我们总会再见的。”
电影根据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由泷田洋二郎执导,本木雅弘、山崎努、广末凉子等联袂出演。
买了昂贵的大提琴,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小林大悟,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昂债务。
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搬到老屋,过着清贫的日子。
大悟来到NK代理公司面试,社长佐佐木生荣二话不说就决定聘用大悟,但却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在大悟的再三追问下,佐佐木社长终于道明:是入殓工作。
但这样的工作对普通人谈何容易,一方面对遗体的不适,一方面又要对妻友隐瞒自己的工作,小林大悟不平凡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
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地意义重大。”
老富翁爱德华•科尔近年来在公立医院的私有化改造事业中获利颇丰,他为节省成本,规定病房“一房两床”的做法颇受非议。
但性格强势的科尔不以为意,岂料他不久被检查出罹患癌症,本欲入住单人病房的科尔在舆论压力下只得与另一位病人——老卡特同处一室。
汽车修理技师老卡特博闻强识,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但代价是牺牲了年轻时要做历史教授的梦想。
曾经结婚多次如今却孤身一人的科尔逐渐对卡特产生了兴趣,两位老人在病房中结下了友谊。
科尔偶然发现了卡特的“遗愿清单”,他决定运用自己的力量,让那些纸面上的疯狂构想一一实现,去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电影用一个华丽的布景给观众展示了个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坦然,揭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描绘了一个真正富有意义的人生。
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以免在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
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其实我们无处可去,身上背负着伤痛,没有救赎、没有解脱,可这才是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