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现墨西哥传统文化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我们领略到瑰丽多彩的墨西哥传统文化。那种对梦想的至死不渝,积极的生活心态,以及“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的人生理念,打动了全球的观众。某种角度而言,中国人敬天爱人的生死观、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豁达的人生观,跨越整个太平洋,与墨西哥代表的拉美文化,产生了隔空的共鸣和相惜。
艺术是人们寻找共鸣的通道之一。除此之外,人们总喜欢从不同文化背景诞生出的优秀“作品”中,寻找某一类族群所表现出的历史、人文、性格等各方面属性,以了解这一族群。如德国的汽车、墨西哥的龙舌兰、中国的白酒和餐桌。
五粮液亮相中墨建交5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与其说是一次偶然,不如说是中墨历史与历史、文明与文明之间一次必然的风云际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穿越古今,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寻梦环游。
正如玉米来自墨西哥,中国的本土原本也是没有白酒的。元朝时期,蒙古人远征中西亚和欧洲,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同时,也引入了许多西方工艺,其中就有来自西域的蒸馏器,而蒸馏器的引入,推动了如今享誉世界的中国白酒诞生。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过:“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即使到了清朝,小说《红楼梦》中对酒的推崇,仍然是以黄酒等非蒸馏酒为主。
五粮液古法酿造技艺已逾千年。而五粮液从单粮白酒的“冲”,到五种粮食“各味谐调”地完美融合在一个酒体里的改良和创新,不只是改变了中国白酒品味单一的结构和格局,更以“中庸”“谐调”的品味,改写了中国白酒的文化,使之更契合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哲学性统一。
如果说,明清开始,从酒到白酒的演变,是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酒文化在外来技术引导下的一次迭代和寻梦,那么五粮液完美地柔化了这条原本陡峭的迭代曲线,让白酒更契合到华夏大地的饮食文化。
五粮液产自“长江首城”宜宾,地理环境特别有利于酿造浓香型白酒。原料上,五粮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酿造而成,将五谷的不同香气巧妙平衡,注重感官上的色、香、味,将五味合而为一,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谐丰满。经过繁复工艺酿出来的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过去酿造五粮美酒的酒坊、窖池等持续使用至今都已经是文物的级别,尽管现代工业带来了更为先进、科学的酿造设备,但五粮液依旧坚守初心,以首创的“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调,成就了大国浓香的“经典”地位。
五粮液成功地成为将五行哲学融入世界名酒的第一个实践。独特的五粮配方,蕴含的相生相融以及阴阳调和的“五行”智慧,是其“各味谐调”的肥沃土壤,也诞生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以“和美文化”为核心的五粮文化。
事实上,从第一代到第八代五粮液,是五粮液对品质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是中国白酒文化表达的一个缩影,以一杯杯至味佳酿,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同时,更凭借天赋生态优势,让五粮液天生备具绿色、高端、和美之价值。
再到后来的经典五粮液,其风味口感陈香浓郁,窖香幽雅,入口绵甜醇和,入喉净爽丝滑,各味协调,恰到好处,回味悠长;其造型采用经典“梅瓶”设计,整个瓶身晶莹剔透,线条流畅,风姿优美。是五粮液向历史的敬礼,是向传统的回归,也是向经典的致敬。
如今,五粮液所秉持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化理念与当前构建“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愿景一致,这是五粮液独特的文化密码,也是其能够成为中墨建交50周年大事见证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百多年前,火柴点燃的微光,让中国人在这光亮里朦胧地看见了世界的模样。从那时起,中国面朝大海,开启了它的一次奇幻漂流。一百年过去,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继续互联,世界的景象变了很多,中国也变了很多。
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五粮液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它让全世界品尝到了中国味道。时光转眼到了1995年,五粮液在美国巴拿马第十三届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荣获了金奖。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五粮液作为一张中国的“标志名片”飘香全球。在2015年,当五粮液出现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时,它得到的是“世博金奖产品”“最受海外华人喜爱白酒品牌”等多项殊荣。2020年,它入选中国首批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到2022年连续17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 五粮液成为品牌忠诚度满分(5分)的白酒品牌,在国际上的声量越发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