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像我,游荡不肯归去,被没意思的爱延累,景致后退前事怎可倒叙,安心与他共对。
如果讲背着良心的说话,祝你日后也爱他,如你未来能绝不牵挂,等我心跳肯停下。
关注字句,藏在收音机里,但没法可跟我团聚,仿似是你留在空中点缀,充当我的伴侣。
一切后退,前事怎可倒叙,不可靠的伴侣。
林倩而(原名林敏怡),香港流行音乐作曲家及唱片监制。生于中国香港,四岁随母亲学习钢琴,大学毕业于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之后留学意大利罗马圣西西利亚音乐学院习琴、德国费莱堡修读作曲。2005年9月林敏怡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她的胞弟是著名填词人林敏骢。林倩而留学欧洲期间曾多次作钢琴独奏演出,演奏现代音乐。她曾为电影和电视创作音乐,作品唯美幽默兼而有之,充分利用传统乐器、现代电子及流行音乐元素,手法新颖。其作品备受国际推崇,屡次在国际音乐节演奏,也曾受香港中乐团、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香港艺术中心、一九九七香港回归中国庆典和香港芭蕾舞团委约作曲。1989年获香港艺术家联盟作曲家年奖。
从前一起看木偶剧场,从前空口说着理想,多少晚上胡乱看天空的星相,星不会增长。
仍然一起看着午夜场,全场观众笑着拍掌,只得我在回望你笑面一张,一切但觉牵强。
你说我天生感伤,仍然像少年人模样,更笑我忧郁嘴脸太夸张,工作睡觉你共我一样。
何时才发现语言无味,你有你新一套传奇,如何能进入你的天地,花花世上谁是知己。
何时一起看外国稻田,何时一起说地说天,可惜你在谈大市数字低点,不理会我讨厌。
王正宇,在粤语歌的黄金时代,这个名字并不太显眼,甚至属于“小众”和“冷门”的音乐人。作曲只是他的玩票,他真正的身份,则是一位律师。而且在律师这个行业里,王正宇可非泛泛之辈,他于1975年在香港取得了大律师资格,1997年获得委任成为资深大律师。王正宇的作曲不多,像《冷暖风铃》这样的冷门歌,吕方的《心痴痴》、梅艳芳的《问一问你》和张国荣的《刻骨铭心》,但王正宇作为一个业余作曲人,也有一生高光的时刻,一辈子可能只有一首最为经典的歌曲,但这已经够了,他的作曲生涯就出现了一首堪称时代经典的作品:《为你钟情》。即使张国荣一生经典多多,这首歌曲也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每次个人演唱会上必备的曲目之一,更是张国荣在“华星唱片”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王正宇和香港乐坛另一位大佬林子祥,也有很深的渊源。他和林子祥早年曾经在小学时期相识,随后成为书友,在林子祥“佐治地球40年演唱会”上,王正宇曾经作为嘉宾和林子祥同过台,这也是他人生中,少有的以非律师身份在公众面前曝光的影像画面。
一个悬着的风铃,遇上了冷风来,没法子显得平静。一片悬着的感情,遇上了冷风更孤清。像你我失去感觉,共聚欠缺温馨,我心不安宁而不能求证。
一个悬着的风铃,若我一心收藏,便瞬间再得平静。一片悬着的感情,没法有决心看得轻。就算我真会失去,但梦里怕惊醒,纵使真感情随风而无形。
凭窗听风声,铃声似心声,心不定声不停。铃声与哀声,和一对孤影,如一幅冰冻风景。如今你的心,如今我的心,早已缺乏劲,犹如默哀此真情如流星。
这是一首忧郁空灵的歌,在1989年,这首歌可谓是各大香港排行榜的常客,那时它的炙手可热除了是TVB热播电视剧《义不容情》的主题曲外,从歌词对照出来的那份对于人生匆匆的无奈慨叹,相信也是这首作品一直以来让人百听不厌的原因,由此也不难看出这首《一生何求》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影响力有多大。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
一生何求,常判决放弃与拥有,耗尽我这一生,触不到已跑开。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一生何求,曾妥协也试过苦斗,梦内每点缤纷,一消散哪可收。
一生何求,谁计较赞美与诅咒,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伍思凯(Sky Wu),1966年7月2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广东台山,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1986年与郑怡合唱《我和你》出道;同年2月和马玉芬、彭佳慧等发行了一张翻唱合辑《可登流行45》,年销量达30万张,1988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爱要怎么说》,获得中国时报最佳新人奖亚军、年度十大金曲排行亚军。伍思凯拥有深厚的学院化根底、儒雅的书生形象、高亢干净又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东西方音乐结合的独特表现方式,作为全能型的音乐人,他能在一群实力派与偶像派的夹缝中将歌声留给那些懂他的人,被台湾歌坛誉为“爱的歌手”。伍思凯的歌曲曲调和意境都极具标签性,曲调易记、唱腔独特,尤其是他偏爱在紧凑的旋律中数度攀升音高。耐听、浓情、够味,是伍思凯情歌的关键词,他总是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旋律,再用他高亢的嗓音唱出令人激昂的情绪。就算没有文字,他的音乐,仍然是完整的。而配上文字的伍思凯的音乐,在爱情和友情两部分的表现,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观:爱情中的他,隐讳而飘忽;谈起朋友的他,跳动着希望。他的歌声总能轻易跨越时间的痕迹轻轻敲打我们那根感性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