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80后罗列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剧,相信《老友记》一定会榜上有名。说《老友记》塑造了一代青年关于城市生活的全部想象,并不算夸大其词。直到今天,已经迈入中年队伍的80后们仍然会在某些特别的日子里重刷《老友记》。
后来,国内有了《爱情公寓》,明显地带有《老友记》的痕迹。而《二十不惑2》里,大学毕业三年的好友再次住进同一个屋檐下,也未尝不可视作《老友记》的延续。然而,城市迅猛发展,每一代城市青年也必然拥有不同的想象与记忆。
这确实是一部拍给20多岁年轻人看的电视剧。首先,四位主人公的职业设定非常讨巧。带货主播、投资经理、宠物医院行政兼网络写手、艺人经纪人,这些职业正是多数年轻人想象中的“另一种人生”。
与现实生活中苦苦追求的考编上岸相比,这些工作要么赚得更多,要么更贴近自己的兴趣,又或者更为自由。同时,这些职业又是真实存在但普及度、透明度并不高的,多数观众并不真正了解这些职业的运行逻辑和工作状态,因此留下了较大的容错空间。
从实际效果来看,虽然也有业内观众,尤其是投资领域从业者批评该剧职场线悬浮,却并没有影响剧集的整体评价和口碑。在播出了37集后,豆瓣评分约27000条,评分8.1,在都市剧这一类型中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从弹幕的反应看,观众最关心也最喜欢的是关晓彤扮演的美妆主播梁爽的事业线。
同时,主人公们的性格及经历也是根据年轻人的口味量身打造的。剧集为梁爽打造了高冷精致、干脆利落的职场“大女人”形象,这是年轻女孩希望自己在工作场合能够成为的样子。拼命工作赚钱买房的白领姜小果则是普通女孩的集合体,大多数观众都能够在她的身上投射自我,产生共鸣。富二代段家宝单纯开朗,她家遭遇破产,或许是为了让观众心疼她的同时庆幸自己尚属平稳的生活。至于新加入的角色丁一煊,甜美温暖、热爱幻想,磕CP把自己磕了进去,既是纸片人的创造者也是纸片人本身。
如此精准的“投喂”让观众非常安全地呆在了自己的舒适圈——每个人物最终都是可爱的,不会有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缺陷来刺激观众的神经,挑战观众的认知。段家宝的邋遢、梁爽的嘴硬、丁一煊的恋爱脑、姜小果的浪漫过敏,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不会给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如果现在的年轻观众看《老友记》,大约无法忍受瑞秋的任性和莫妮卡的控制欲,那是一种真的会制造麻烦,甚至痛苦的个性特征。或者不用进行时空跨度如此之大的比较,看看去年近似题材《爱很美味》中的刘净,又或者今年上半年家庭伦理剧《亲爱的小孩》中的方一诺:前者的优柔寡断和后者的固执倔强,引起了很多观众激烈的抵触情绪,部分评论由此认为主人公无法引起观众的喜爱和同情就是失败。
因可爱而安全——或许也是因安全而可爱,似乎正在成为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视剧的共同策略,因此八百年前的赵盼儿才需要在当下抹去风月与风尘。或许有人会问,塑造好的女性形象难道不是对女性的尊重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将男性想象中的好女孩替换为女性想象中的好女孩,从取悦男性转变为取悦女性,一切就真的好了吗?
2.城市与人的关系呈现
除了安全可爱的人物设定,《二十不惑2》最吸引年轻观众的当然是对人物关系的刻画。CP各有各的磕法:有人觉得“颂果”非常互补,也有人时刻期盼着“寻果”归来;有人觉得“命中朱丁”高甜,也有人觉得尴尬。但是四位女孩的友谊,无疑实实在在地抚慰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闺蜜互撕”几乎已是上个世纪的桥段,“竞雌”亦在这两年受到广泛批评,因为现实生活中女性受到的鼓励和支持,往往更多地来自女性友人、女性前辈和女性同行。于是,女性友谊也成为了新的热门主题。
然而,从《小时代》开始直到时空大挪移的《流金岁月》,又或者是《欢乐颂》,“没钱就不配拥有闺密”“这到底是闺蜜还是爹”的质疑一直未能平息。如何想象离开青春与校园、进入成年与社会的姐妹情,是都市女性题材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二十不惑2》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样本。
剧集对姐妹情的呈现首先是日常的。因为打工人都很忙,所以没有办法经常相聚;很多时候遇到了困难和烦恼,也无法及时地彼此询问和安慰,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时刻,会将对方当做出气筒。姐妹能够一起做的事,只是躺在沙发上一边敷个面膜,一边八卦一下各自的恋情进展,又或者是一起吃个宵夜吐槽一下奇葩同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