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馆专门为急需释放欲望的男性提供服务,具体体验的项目是 " 硅胶娃娃 ",而且生意都异常火爆。
据了解,前去体验的男性中很大一部分已婚,有的是因为和妻子关系不合去发泄,有的是因为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夫妻生活缺失,有的是因为妻子怀孕无法进行夫妻生活……
且不说它的存在是否合法合理,它短时间就能火爆全国,不得不让人去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婚姻真相。
离婚率逐年攀升的情势下,高质量的婚姻已成为昂贵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婚姻平淡无奇甚至沦为悲剧。
我们可以反思,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婚姻过得东倒西歪,又岂会被奇葩商家趁虚而入?
《昼颜》有句台词:" 结婚就是用失去热情来换取安稳,过了三年,老公就会把老婆当成冰箱一样对待。不管什么时候打开门就有食物吃,坏了会很不方便,但是也从来不会保养。"
中国很多男人都这样,结婚久了就把女人当作储备食物的 " 冰箱 ",按需索取。
而女人也有许多时候喜欢互相攀比,比较谁家的老公更有能力,比较谁家老公更会赚钱,渐渐地就把男人当作了 " 赚钱机器 "。
夫妻双方互相把彼此当作 " 物品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 " 被物化的亲密关系 "。
在这样的关系中,人只是被等同于他的社会角色,他想脱离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拥有 " 自我 " 是不被允许的。
当我们被伴侣物化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件物品或工具,自身的感受就容易被忽略。我们物化伴侣的过程,只是利用对方的某些功能满足自己的利益。
夫妻在互相 " 物化 " 的过程,离真正的爱和关心越来越远,还会时常感到孤独、空虚,心里滋生很多不满和怨恨。
之前有条新闻,说的是天津有对夫妻,其实早就没有了感情,彼此在婚姻中只是把对方当作摆设,并且实施全方位 AA 制。
两人除了在钱方面划分界限,家里的物品所有权也有严格区分。比如,冰箱里摆放的食物各占其位,各自给鸡蛋标上记号,洗漱的脸盆各放各的,做顿饭各做各的,睡觉也是各睡各的。
物化和爱是一对天敌,把伴侣当作物品和工具,就无法做到真正关心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身处缺乏情感流动的婚姻,人太缺失爱和关心的温暖,而且压抑了太多无处释放的情和欲,一旦婚外出现诱惑,就很可能会越界犯错。
" 成人体验馆 " 无非就是中国无数夫妻现状的折射,如果婚姻中有足够的情感和温暖,它也不会发展得如此猖獗,轻易成为伴侣的替代品。
B 站看过一部家庭短片《餐桌上的陌生人》,片中的女主是个全职太太,老公是个工作狂。
有一天她打扫卫生,发现老公落下一支录音笔,打电话问他要不要送过去,他说," 那一只不用,我用另外一只。"
她还想问 " 你要不要回来吃饭 ",可话刚出口,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片中有垃圾车的作响声,咳嗽翻书的声音,走路水流的声音……唯独房间里听不到他们谈话的声音,两个人呆在一起安静得可怕。
剧情很现实,揭露了很多夫妻从婚前的无所不谈,到婚后的无话可谈、无 xing 可享,他们互相冷漠彼此,正在把婚姻变成一座了无生趣的 " 坟墓 "。
这样的婚姻,伴侣的开心或苦闷常常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和关心,明明是夫妻,却过成了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据有关调查显示 : 中国的婚姻除了极少数感情和谐,80%以上并不幸福,更多处于无爱的状态或者貌合神离凑合过。
很多中国夫妻,早已没把婚姻当作情感的寄托,而是和伴侣渐行渐远的情感联结下,也逐渐成了婚姻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之前,社交软件陌陌发布过一组数据:50% 以上的陌陌用户群,是 30 多岁的已婚女性。
这组数据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不过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在中国有不少 30 多岁的中年女人,不仅需要历经职场的历练,回到婚姻这座围城,还可能受到老公冷落以及各种家庭矛盾,很容易找不到存在感和幸福感。
她们想要的可能不只是激情,更是为了填补内心情感的缺失,所以选择了和婚外的男人 " 发生关系 "。
有很多孤独寂寞的已婚男,由于婚姻中情感的丧失,也纷纷借助 app 社交软件找寄托,甚至不惜重金打赏、出轨女主播等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出轨,而是明明两个人还在一起却感受不到爱的温度。
安全感满足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人在婚姻中没获得满足,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外转移内在的 " 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