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看名字你们就知道,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 " 宫迷 "。
温暖善良的龙猫、坚强勇敢的千寻、可爱的波妞……每次重温,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他让我知道,有些童话,不只是给孩子看,也是给大人看的。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有靠自己努力。学会长大,学会承受,学会哭过之后,还可以微笑地拥抱爸爸妈妈。
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
我浑身伤痛,跋涉万里,疲倦地寻找,只为来与你相见。
那些简单又深刻的句子,一次次治愈着我们。
在宫崎骏创造的童话世界里,世界褪去了浮躁,时光也变得柔软。
为了这个承诺,从 1986 年到 2019 年,他骗了我们 7 次。
" 我的时间不多了。"
这句话,让人听了心里忽然一疼。
原来,那个用童话小心翼翼保护我们天真的人,也会老去啊~岁月还是不曾饶过谁。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促成了宫崎骏在国内首版童书的出炉。
这是他最经典的三部曲,如今终于被印刷成纸质版,让每个中国孩子,还有像我这样的成年 " 宫迷 ",都能拥有!
没有任何犹豫,在收到出版信息的第一时间,我就收藏了这套纸质书,它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不可取代的位置。
要知道,《幽灵公主》在北美发行时,要求稍作删减,宫崎骏非但不松口,还给发行人寄了把武士刀,刀刃上赫然书着一行字:
执拗到这步,也只有宫老爷子了。
这次国内首版,是唯一获得吉卜力官方认证的童书,其用心程度可想而知~
《崖上的波妞》,是宫崎骏的一次大胆尝试。
1139 张全手绘背景,17 万张手稿,整整耗时 2 年,才做出这部纯真美好的作品,每一页都是绝美。
文字方面,磨铁邀请了《窗边的小豆豆》的译者赵玉皎担当翻译,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监修译文。
凭借扎实的翻译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崖上的波妞》打造出了纯真有趣、真挚温暖的语言风格,让它更适合亲子共读。
这是一个属于宫崎骏的《海的女儿》的故事。
没有华丽的鱼尾,波妞这条可爱的小美人鱼,带给我们是站在浪尖朝宗介奔跑的快乐,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当波妞还不是波妞的时候,是被爸爸保护在深海中的小可爱。
男孩宗介发现了她,砸碎玻璃瓶,放到小绿桶里,取名 " 波妞 "。
宗介温柔又小心地照顾着波妞,在不让养小动物的幼儿园,用尽一切办法守护波妞。
很快,爸爸发现了偷跑的波妞,要波妞跟他回到海里。
波妞不懂爸爸说的那些道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个想法如此强烈,甚至让她长出手和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小孩!
《崖上的波妞》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从海里来到陆地的小人鱼,经历一番波折终于取得圆满结局。
典型的 " 宫崎骏作品 " —用简单的故事描绘庞大的世界观。
波妞和宗介的相遇,是因为人类制造的海洋垃圾,这也是波妞爸爸厌恶人类的原因。
所以虽然爸爸看上去像个反派,但当他讲述自己不让波妞出海的原因时,你又会觉得完全可以共情。
但当孩子读到 " 往海里丢垃圾,会有更多波妞被卡住窒息 ",就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
电影无法触摸,图书却真实可感,想象力被完美呈现,清晰展现出作者意图。
再比如,故事还探讨了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的问题。
宗介的妈妈理莎,是很多孩子眼里 " 别人家的家长 "。
见到波妞,她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和不解,而是淡定地带两孩子回家,给他们煮香喷喷的方便面吃。
她不惮于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
爸爸又不能回家时,她也会崩溃哭泣。但很快就会调整好心情,变回那个坚强活力的妈妈。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是在《崖上的波妞》中,宫崎骏创造出了一个伸手就能触摸到的真善美的世界。
98 年电影上映后,它就拿遍了全球顶级电影奖项,片中憨态可掬的龙猫也成了整个动画史上的经典形象。
这是一部没有年龄限制的作品,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从故事里找到温暖。
小小朋友,看到是大龙猫有魔法,很神奇。
大一点的孩子,看到是家人间的亲情、姐妹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