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语言在当时的语境来说极具风格化,节奏的控制也很好。关于道德与欲望的故事。大量古典音乐的使用,尤其是维瓦尔的《四季》,在与故事截然不同的氛围中感知命运、复仇的无始无终。学哲学也能把视听做这么好,真羡慕韩国的影视工业。
作为“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老男孩》依然延续了前一部为挚爱的人而复仇的主题,但是在影像的处理上导演却作了一个极大的变动。情节的曲折和冲突的刺激,加上大量的摄影机运动段落以及人物动作,配之以高亢激昂的交响乐,较之上一部作品《我要复仇》增添了更多的娱乐元素。这部影片改编自日本同名漫画,然而通过真实影像表现出来的影片,不仅从视觉上更从道德上挑战着观众的心理极限。
跌宕起伏,悬念一直延续到最后,叙事节奏和构图十分精彩,最后一幕的宋康昊仿佛穿越了屏幕,迷茫不甘与怨怼直击观众 ,演的真的太好了。这一部影片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是很足的,给人一种很无助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演员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剧情环环相扣,情绪的递进也挺有意思的。
该片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影片,对悬疑的设置和拿捏颇具大师水准,而阴沉压抑的气氛营造,亦堪比大卫·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韩国电影特有的诙谐幽默,也时而在片中闪现,共同构成近乎完美的整体感觉。但是,如果《杀人回忆》仅止于此,那不过是部水准上乘的商业片而已。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对韩国军政府独裁时期的时代记忆,隐藏在一个连锁杀人故事背后。一切罪恶与愤懑,其实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片中的凶手永远在雨夜,宵禁警笛响起,街上空无一人时出来作案,这恰恰是对那个暗无天日年代的绝妙讽刺。至于结尾更是惊世骇俗——谁都没想到一个悬疑故事会以没有答案的方式收场。
影片中处处可见导演一直追求的“反类型”风格,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接近真相,但真相就如同犯人的影子一样飘忽不定。从汉城来的金相庆一直强调据理分析,冷静查案,却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学会了屈打成招,甚至狠过本就野蛮粗鲁的宋康昊。在这里,警匪之间的“猫鼠游戏”被打破,警察成了被罪犯调戏的对象,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