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伪装者》明楼原型,“五重间谍”,潜伏敌营14年,一招妙计,摧毁日军上海军火库
2015年的热播剧《伪装者》中,大哥明楼的一句台词,让我记忆犹新: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
可对于作为地下工作者的明楼”来说,实现起来却异常艰难。
在剧中,明楼常年伪装着自己的身份,在黑暗中做着无比光明的事业,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有一位比明楼的经历更为传奇的人物,他就是我党上海秘密特工,拥有“五重间谍”身份的袁殊。
行动小组成立后,袁殊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自己终于能在抗日一线行动了;
忐忑地是,自己一直是以记者的身份获取情报,从未进行过暗杀行动。
此时,“暗杀大王”王亚樵安排了一个人,做他的帮手。
有了专业人士的配合,袁殊如虎添翼,开始找机会下手。
当时,日本海军在上海有一所仓库,建在纱厂后院,其中暂存了大量日军军火。
袁殊决定,炸掉这座军火库,给日军沉重一击。
行动前,他和王铁民扮成纱厂工人,经常出入纱厂,侦查地形和敌人的人员布置情况。
二人在日军严密死守的军火库周围蛰伏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
环顾仓库周围,全部拉着一人多高的电网,只留一个门出入,一般人进入必须持有通行证。
183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王铁民照旧来给伙夫送菜。
但伙夫不知道的是,这次他接过来的菜筐里,有袁殊事先准备好的定时炸弹。
当时,为了保障伙夫的人身安全,袁殊还特意告诉伙夫,给他介绍了一门亲事,让他把菜放进去,就赶紧出来相亲。
当天夜里,在日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声巨响,上海虹口日本海军仓库,顿时火光冲天,日军军火库变为一片废墟。
而袁殊则继续潜伏在敌人周围,伺机下一次行动。
特殊年代,袁殊一次又一次周旋在不同的政治帮派中,为我党输送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居功至伟。
而他自己,却从未能光明正大地站在阳光底下。
然而,向往光明的人,又怎会惧怕黑暗。
古往今来,无数如袁殊一样的仁人志士,开天辟地,才使我们伟大的祖国由黑暗走向光明,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