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办法称,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发生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实施、结题和成果发表与应用等活动中,偏离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违背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行为准则的行为。具体包括抄袭、剽窃、侵占;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
业内人士指出,自然科学界学术研究氛围总体是好的,但剽窃、代写、篡改数据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学者、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获得经费等诉求,不惜违背学术实事求是精神、漠视学者道德品德。这些学风浮躁、学术失范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研究机构的信誉,也侵蚀学术的肌体,影响社会大众对学术研究的信任度,社会影响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