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让子弹飞》背后:周润发不高兴,姜文向制片人服软
2010年的一部《让子弹飞》成为票房的黑马。
姜文也通过这部电影证明了自己做导演的实力,除了电影本身之外,剧中的主演也是阵容强大。
电影讲述的的是北洋年间一个小县城发生的斗恶霸的故事。
电影上映不久就打破了《阿凡达》保持的多项纪录。
如今《让子弹飞》已经过去十年了,豆瓣上的评分仍然高达8.8分。
如此经典的电影,离不开老戏骨们的演绎,更离不开这部电影的灵魂姜文的指导。
姜文我们非常的熟悉了,都看过他的电影。
殊不知姜文不仅能够演还能够导。眼光也很准,在看到《让子弹飞》这部剧本后就行中了。
后来在姜文的监督下了,又经过反复的修改,历经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得到了姜文的认可。
电影的名字也是一波三折,叫过《火烧云》、《何处不销魂》等等很奇葩的名字,最后在经过协商之后定为《让子弹飞》
为了节省时间,还在修改剧本的时候,姜文就开始选角。
姜文在找演员的过程中也是发愁了,往常找演员都是把剧本一同寄过去,这次连剧本都没有,怎么跟演员说呢。
于是姜文又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写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硬是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周润发给请来了。
在参加电影首映礼的时候,周润发还调侃的说道:
“我收到信之后哭了,因为看不懂。而且很久没有男的写情书给我,我虽然知道他也有老婆了,但心里还是有点怕,我本以为姜文对我有什么企图……”
葛优也有同感,被信中那句“愚弟同床”吓了一跳。
在给周润发的信中说葛优同意来演,再给葛优的信中说周润发会来演,就这样两位大咖都非常高兴的答应了姜文的邀请。
在定角的时候,姜文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你要是演黄四郎,谁来演马邦德啊,周润发演似乎的确有点不合适。”
在拍摄中还发生了让周润发不高兴的事。
周润发在所有的电影拍摄中敬业也是出名的。
在开拍前就已经请两位专门的语言教师,教自己用普通话来背台词。
但在进组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所有的台词几乎都被姜文改过了。
有的时候就是临场发挥,每次重拍,姜文想到更好的台词就会更换。
周润发也学会了入乡随俗,有时候自己想到更好的台词,也会临场发挥改台词。
在电影中葛优和周润发的有场戏就是临时发挥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中的台词显得很自然。
姜文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导演,为了拍摄出好的效果,往往不惜成本。
在拍摄剧中“鸿门宴”这场戏的时候,为了抓住人物的细节,表情变化。
光这一镜头姜文就拍摄了7天35遍,消耗的胶卷都可以拍一部小成本电影了。
在一场喝酒的镜头中,有人提议要不要植入广告,被姜文一口否决。
三大哥聊天正起劲,上来一酒瓶,甭管二锅头还是茅台,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出了戏还怎么入?
就为此事姜文还和制片人大吵一架,最后姜文服软,毕竟人家是金主。
制片人也知道姜文是为了电影效果,最终两人和好如初。
正是姜文的精益求精,电影在2010年上映的头7天便斩获了4亿票房。
姜文在投资人杨受成面前也算是一雪前耻。
这次姜文的《让子弹飞》总算是把这个人情连本带利还回去了。
杨受成也是非常的高兴,在酒桌上给姜文发了一个红包。
我不想要别人给我的红包,我不好意思。如果说,非要表示一下不可,这样我给您发个红包。因为你牛,你有眼光,你要投这片。
正是姜文在拍摄中不计成本、斤斤计较的做法,才创作出如此好的作品,如果缩手缩脚就不会这部经典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