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1500亿“解绑”美团,江湖再无腾讯系?

自2014年首次入股美团起,腾讯与美团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后者很大程度上补齐了腾讯在本地生活业务布局上的缺位,还一度支持了腾讯支付业务的增长。而这一次的持股比例降低,也宣告着二者的亲密关系或将弱化。

作为“投资人”,自2011年正式推进开放战略以来,腾讯累计投资了超过800家公司,并由此收获了丰厚的账面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在投资业务方向上的沉淀,腾讯得以与游戏、消费、文娱、云计算、金融科技等多条赛道上的玩家形成紧密连接,在发掘机遇、把握风口的同时,也为原有流量价值的盘活和自身优势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不过,腾讯的“分红式减持”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不失为投资退出的代表性案例。与先大举抛售套现再向股东分红相比,此方案充分考虑到了股东的选择权。去年腾讯减持京东时,腾讯股东可选择出售或继续持有京东港股股票以参与对京东的投资,以至于有同时手握腾讯、京东股票的用户调侃:“这其实就是一手减持、一手增持,而且还省了股息税,一举多得。”

在腾讯与美团结缘的几年间,其走过了O2O的泡沫时代,逐步成长为外卖、酒旅与新业务探索齐头并进的巨头,更晋级为“BAT”之外,“TMD”的一员。其社会与商业价值的实现间接证明了腾讯的眼光。事实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腾讯在投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很难被忽视。也正因为如此,随着腾讯渐进式地切入游戏、社交等主营业务之外的诸多领域,从种子轮到上市公司一路下注,其不免招致这样的质疑——在棋盘上四处落子的腾讯,是否在借投资之名,行垄断之实?

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腾讯集团副总裁李朝晖曾如是总结腾讯投资的思路——“我们只投和腾讯业务相关的。”在他看来,所谓的“无边界”不过是因为互联网在进入全新的领域,而腾讯只是在追随前者的脚步。何况,当越来越多的领域发生融合,已经很难简单地将一家公司归类,判断它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阿里巴巴在被投公司面前的强势风格,腾讯投资以少数股权和不干涉企业决策著称。尽管消费互联网是腾讯难以罢手的一张牌,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腾讯的身份是美团大股东,却并不参与日常管理与决策。

相关主营业务的投资如此,非主营业务亦然。腾讯连续参与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服务商明略科技的三轮融资,在其创始人吴明辉看来,腾讯不仅具备开放的生态模式,更注重被投公司的长远期发展,愿意付出时间等待有潜力的被投企业成长——这也是多数被投公司选择腾讯的原因。

2014年O2O商业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腾讯为丰富自身微信的应用场景,提升微信支付的竞争力,高调入股京东。京东也成为了“腾讯联邦”拉拢的第一位重要成员。相似的故事此后在互联网界频繁上演,到2017年时,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东兴饭局”引人注目,它指的就是刘强东与王兴组建的互联网大佬饭局,后来有人专门算了算,这晚参加这些饭局的大佬身价合计超7000亿,掌舵企业市值4.6万亿。当时,也因为马化腾坐在了饭桌的C位,外界也将东兴局称为了“腾讯局”。

仅从目前来看,腾讯依然是国内企业中当之无愧的投资之王。但意义和价值却呈现出全然不同的另一面,正如腾讯自己对这种合作的解读——和京东与美团的合作,成为腾讯以少数股权投资,支持创业团队,创造正面价值的典范例证。

但无论如何解读,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即便腾讯投资的步伐没有暂停,但类似于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那张合影或许再也不会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后,江湖不会再有腾讯系了。ycx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