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石油公司都挺好
随着姗姗来迟的英国石油公司三季度财报的披露,五大国际石油公司三季度经营业绩也终于凑齐面世。如果说,几天前国内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三季度亮丽业绩报表充分反映国内外油气行业经营风向的话,五家国际石油巨头新鲜出炉的三季度经营业绩则再一次证明了全球油气行业正继续高歌猛进,成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增长放缓大背景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枝独秀”的经营业绩表现也使其成为部分国家三季度实现经济有限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
三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仍旧高位运行,同比上涨36%均价达到了99.98美元/桶,为2014年之后三季度最高油价,但环比下降12.2%,逆转一、二季度国际油价快速上涨的趋势;受地缘政治影响,布伦特与WTI之间价差持续放大,WTI原油现货价格91.07美元/桶,同比上涨29.1%,环比下降16.27%。天然气方面则出现了北溪管道被炸、欧洲国家冬季前建立各自储气库存加大天然气采购等情况,北美、欧洲及亚太等区域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后维持高位。
在这种油气市场和价格情景下,五大国际石油巨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584亿元,与二季度的593亿元基本持平,保持了实现优良经营业绩的动能。其中,埃克森美孚实现净利润196.6亿美元,较二季度的178.5亿美元的利润水平上涨了10%;雪佛龙取得了112.31亿美元的净利润,与二季度116.22亿美元的利润水平相比微挫3.3%;壳牌实现了调整后净利润94.54亿美元,与二季度实现114.72亿美元的水平相比,下降了17.6%;英国石油公司的基本重置成本利润81.5亿美元,与二季度的84.5亿美元相比,略降3.6%;道达尔实现净利润99亿美元,与二季度的98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国际石油公司三季度取得优良生产经营业绩,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如前所述,在油气产品生产销售量价齐升的总体趋势下,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其油气上游环节。其中,埃克森美孚上游环节实现营业利润124.19亿美元,占比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3%;雪佛龙上游业务环节取得营业利润93.07亿美元,在其公司净利润中占比高达82%;壳牌公司上游环节实现营业利润58.96亿元,占比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2%;英国石油公司在油气上游实现的营业利润已经超过了公司最后实现的季度基本重置成本利润;道达尔石油上游和天然气业务实现营业利润78.36亿美元,占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79%。
可见,在目前全球能源发展形势和国际油气价格高位情况下,油气上游勘探生产业务和环节成为国际石油巨头盈利主要来源的现实和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欧洲国际石油公司和北美国际石油公司的盈利重点和环节出现了差异分化。北美国际石油公司受区域能源形势,尤其是美国本土油气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油气上游和下游业务在三季度均实现持续增长,成为公司盈利的双引擎。雪佛龙公司美国本土和国际上游业务均实现增长,境内油气产量受二叠纪盆地产量增加12%、天然气日产维持在17.1亿立方米/日的高位等有利因素驱动,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3%;境外油气上游业务营业利润在油气产量和油气价格双升的情况下实现同比增长86%;下游业务受北美地区,尤其是美国本土汽柴油需求旺盛的影响,炼油化工毛利持续保持,下游利润同比上升93%。埃克森美孚克服上游资产剥离和退出在俄油气业务的影响,上、下游环节的营业利润均实现环比和同比上升。需要指出的是,两家北美国际石油公司的盈利还受到三季度美元汇率上升利好因素带来的正向影响。
反观欧洲的国际石油公司,上、下游盈利情况则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区域天然气价格、区域炼化需求及其毛利与北美国际石油公司不同而出现了差异分化。具体来看,道达尔油气上游业务综合增长28%,但下游炼化业务锐降30%;壳牌公司的石油上游利润增加10亿美元,天然气业务减少14亿元,总体油气上游业务利润水平基本维持,但是下游炼化业务营业利润减少13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石油上游业务营业利润下降12%,天然气生产与销售业务营业利润实现同比翻番,炼油化工业务营业利润下降32%。
可以看出,欧洲国际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总体稳中有升,但是与二季度相比,受区域经济增长放缓、炼化产品需求下降、炼化产品成本大幅增加造成的毛利下降等因素影响,出现高开低走走势,公司盈利重点和组成呈现出分化现象。
可再生和低碳业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欧洲国际石油公司的盈利途径并有望保持持续增长。研读分析国际石油公司三季度财务报表可以看出,欧洲国际石油公司可再生和低碳业务发展逐步成熟,促使公司盈利情况大为好转,北美国际石油公司在这方面暂时还没有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