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平均工资出炉,你拖后腿没?一分钟了解平均工资到底怎么算
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披露了2021年31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平均工资均超过19万元;黑龙江、山西、甘肃、吉林、河南、河北、广西和云南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于5万元。
看到正在刷手机的你是不是觉得拖后腿了?那么平均工资怎么算的?今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吧!
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也有有人会觉得社平工资就是全中国14亿人的收入平均值啊,这样想就草率了。
社平工资是一个大概念,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我国至今没有公布过全社会的整体社会平均工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数据是这样的,包括两个口径:①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②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不过上述所说的工资,都是就业人员的工资。没有实现稳定就业人员的工资就没有在统计范围内了。比如说个体工商户、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还有农村就业的人员等等。
所以,社会平均工资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希望我国随着推动个人所得税税务体系的改革,能够全面掌握大家的收入水平,统计出更加精准全面的社会平均收入和社会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