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直至今日仍令人津津乐道,影片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而李侠的故事原型就是李白。

日,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时任市长陈毅突然接到当时的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的电报,请他尽快查询一位叫李静安(李白的化名)的同志。李部长说这位同志对于他极为重要,如果在世,一定要安排可靠的同志火速护送来北平;如果牺牲了,也望尽可能找到遗体。

此时此刻,不仅是首长、战友们在牵挂李白等同志的命运,其家属更是期望着与亲人团聚。他们四处查询,一个个希望被燃起,又被熄灭。

年冬,由延安党中央派往上海地下党工作的李静安同志,于去年

上海市公安局的调查火速展开。就在这时,蓬莱分局一名曾做过看守的留用人员向调查组报告说,他记得 日的傍晚时分见过被押上了刑车的人中确有身穿长衫的,后来听说他们在浦东的杨思被枪杀了。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调查组在获知这个信息后立刻与李白的妻子裘慧英前往杨思。一路上,裘慧英难掩复杂的心情,她向随行的同志们讲起了与李白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

月的一天,李克农亲自点名让李白跟随他从延安来到上海。此行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秘密电台,负责党中央与上海地下党之间的联系。转眼两年过去了,就在 月的一天,地下党领导人马纯古找到了裘慧英,通知她说:“有项特殊任务要交给你,你到苏州河畔和一位延安来的同志接头,今后你们两人共组一个家庭,扮作假夫妻,协助他应付环境。”

岁的裘慧英从来没谈过恋爱,一听这话,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虽然裘慧英心里清楚组建家庭是为了更好地掩护地下活动,但对于一心要加入新四军的她来说,这个任务却让她有些难为情。她对领导说,这个人是穿长衫的,只有资本家才会穿长衫,我一个工人怎么能和穿长衫的住在一起呢?

马纯古笑了,他的回答让裘慧英顿时觉得自己的幼稚:在上海这个地方你让李白身穿八路军军服?从此,裘慧英和化名李静安的李白生活在一起,从工人变身为李太太。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

号。这是一幢颇为考究的小楼,他们租下了顶层带小阁楼的房间。

抗战时的上海,日本侵略军加紧了对各种电台的侦测与搜捕。中秋前夕,裘慧英去店里买了两块月饼,准备与丈夫一起过个团圆节,哪料这天夜里,日军根据信号闯进了李白家,将夫妻两人一同抓走了。所幸,在日军闯入前,李白已将做了改装的无线电收音机以及收报用的两团天线迅速拔掉,使之成了一台普通的收音机。

在日本宪兵司令部,李白虽然遭受酷刑,但他始终只承认家里有个商业电台,只负责夜里向重庆方面发送每天的商业信息。日本人从李白嘴里得不到需要的内容,便将李白移交到汪伪 号”处理。得知李白被“转移”的消息后,组织上展开了大营救。潘汉年亲自出马,终于在

年初,潘汉年约李白在静安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战友相见,两人难掩心中的激动。潘汉年转达了李克农的指示:先养伤,再工作。

抗战胜利了,李白夫妇随办事处回到了上海,把家安在了黄渡路 上的国际问题研究所上班。这是李白、裘慧英一生中最安稳的日子,儿子李恒胜也在这时出生。直到 月,在辽沈战役关键时刻,静默多时的李白又开始重新发报,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淮海战役时黄维兵团的组建与动向、长江天堑的防务、江阴要塞的兵力部署、吴淞口要塞的兵力部署……红色电波彻夜不断。

然而,国民党利用美国提供的最先进的电台测讯车,日夜监听测查,找到了发报的准确位置。 日深夜,军警闯入了李白在黄渡路的家。裘慧英记得她最后一次见到李白是在 日她突然收到李白寄来的信,托她带点酱菜等杂物。信中还说:“我在这里一切自知保重,尽可放心。家庭困苦,望你善自料理,好好抚养孩子。”收到信后没几天,她又接到李白托人带来的口信,说看守所边上有幢房子的后阳台正对着关押他们的牢房,倘若看守恰好不在身旁,还能说上几句话。李白让裘慧英抱着孩子来看上一眼。

裘慧英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的情景,她抱着儿子早早地守在阳台上,当她看到李白站立在布满铁栅栏的小窗前向她和儿子挥手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她不停地擦拭,唯恐眼泪模糊了视线,看不清李白的脸。裘慧英听到李白对她说 “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等于看到了。我能回来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就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了。”裘慧英挥着儿子的小手,一个劲儿地“嗯嗯嗯”,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不知从何说起。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