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就让读《白鹿原》,是不是有点过了?
那天读者群里在讨论读书的话题,一个妈妈问我们,说初一的老师让娃回去读《白鹿原》,这是不是合适呢?
其实我也挺震惊的。
作为当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茅盾文学奖最畅销的作品(可能没有“之一”),《白鹿原》是一部奇书,值得每个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中国人好好读一读。
但我还是想说,什么年岁读什么书,真的很重要。并不仅仅是,书的内容合适不合适,更重要的在:读了是白读,也是一种精神的浪费。
之所以让我震惊的点在于,之前也许是讨论过很多次哪些“童书”并不如我们所愿,会出现一些行为引导问题、缺乏营养问题,可现的话题,已经是——居然有教育工作者推荐成人小说给孩子们……
我知道,又有家长会说我对孩子的阅读“封得太死”,“难道不让他们接触,他们就不知道了吗?”
小孩当然会知道,迟早会知道,甚至知道得比我们家长想象得要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要push他,故意让他过早知道吧?
我也知道有些家长可能比较“看得开”,尤其是一些爸爸,可能并不在意这些。但我也知道有些并不如此。比如我老公。
我床边的飘窗上堆满了书,一半是出版社给我寄的童书,另一半则是我自己读的书。有一次,我老公正巧看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被我随手搁在了一堆童书的边上,他提醒我——
最近一阵,我也在思索一些有关“阅读”的问题:当孩子读了很多童书,开始不满足于“童书”所缔造的那个世界之后,该给他们“喂”什么呢?
11周岁、读5年级的伊森,就是卡在了这个“似懂非懂”的年纪。他已经“提前”读完了很多书,那些标明了10-14岁阅读的童书,已不能满足他了。
他会时常来我的床头柜、飘窗上寻找他感兴趣的书——
《苏菲的世界》是我推荐后他一口气读完的;
《消失的13级台阶》是我读了一半,他抢去率先读完的;
《三体》(全三部)是他之前说自己不想读,但突然之间非常想读,只花了一个礼拜就全部读完的;
《嫌疑人X的献身》则是他说想读东野后,问我哪本最值得读,我推荐的;
《银河帝国》是他寒假的书单……
试问,读过这些精彩作品之后,简单点的故事、粗浅点的情节是不可能再吸引他的——读书这事情,也可以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描述。
但他就是卡在这个“似懂非懂”的年纪,更多“沧海水”、“巫山云”在不远处等着他,可还是不能太急——比如《白鹿原》、《黄金时代》。
面对身边日益成熟起来的少年,我也在回想当年自己经历青春期的前前后后。
老实讲,中国的性教育确实依然做得挺差,但我觉得这个“教育的过程”不该由文学作品挑起重担。
我琢磨着,历史、科幻、推理类的好小说,确实更适合他这个年纪。
虽然这只是一个家长提出的“担心与质疑”,也可能只是某个初中语文老师的“随口一说”。群里的读者家长和我观点基本一致——如果真的存在这个推荐,确实是不合适的。
还算好,《白鹿原》是一部当代文学名著,大家都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用了怎样的文字,适不适合初中的孩子。如果换成一部并不那么有名的作品呢?可能很多家长,包括我,都未曾知道是不是合适呢?
刘绪源老师在它写儿童文学评论的著作《文心雕虎》中阐述了对于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学作品的两点要求:真和善。
真,也就是“真实”和“真诚”。对作品来说,要“真实”;对作者来说,就要“真诚”。由“真实”延伸开去,他提出了儿童文学也应是“不掩饰”的文学, 他反对只给儿童以 “美好”的假象,更反对所谓 “净化” 的倾向,他还引入了别林斯基关于“分裂时期” 的概念,认为儿童文学有责任让孩子更顺利地度过 “分裂时期”,成长为真正的人 。
在陪伴伊森逐日成长之中,我也在不断省思刘老师提出的这个“不掩饰”的、“反净化”的想法——这是一个既严肃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一直把孩子们当孩子,总有一天他们要长大成人;我们不可能永远喂给他们“婴幼儿食用的奶水和辅食”,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吃饭——但是,这是step by step的事情,千万不能一蹴而就。
围绕在孩子们身边的“我们”——包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能“合格”的身份。我们需要谨慎又谨慎、细心又细心,才能帮助孩子从少年长成大人,渡过他们的“分裂时期”,成长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