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拯救了金鹰奖
获奖人嘛,水平参差,也是天上一拳地上一脚的。
尼古拉斯 · 凯奇应该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陈飞宇,竟然都是华鼎奖最佳男演员;奥斯卡影帝的阿德里安 · 布劳迪也有同样遭遇,居然和张艺兴都曾获得过华鼎奖最佳男配角奖。
而金莲花奖呢,背靠澳门国际电影节,却连站台的演员、提名的制片都能得罪。
《马文的战争》作为参选的电影,制片高建文还发文 " 炮轰 " 澳门电影节三宗罪: 乱收费;只参赛,不看片;涉嫌卖奖。
仅仅看它的获奖作品也能看出来,票房最好的作品一定拿最佳影片奖,《流浪地球》《八佰》《长津湖》一个不落。
当然,获奖作品评分从 8 到 3 不等,你品,你细品。
特供中国的国际野鸡奖,即非国际 AB 类电影节的奖项,他们常常走 " 中国特供 " 的路子,裁判员亲自下场当运动员。
比如杨立方的休斯顿影后,人送外号 PPT 大奖,廉价的背景布和上面硕大的中文都让人忍不住疑惑:休斯顿竟在中国?
无独有偶,在杨女士拿到影后几个月后,她的前夫刘恺威也获得了第一届美国亚洲影视节金橡树奖,没错,也是 " 中国特供 "。
而杨女士的好闺蜜唐嫣呢,则凭借《露水红颜》中不到五分钟的演出拿下了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
赵又廷和黄晓明也深得国际野鸡电影节青睐,一个靠脑干缺失的《九层妖塔》拿到了英国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一个靠脚趾抓地的《何以笙箫默》拿到了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而除开热情好客的中外友好电影节,还有背靠大树好乘(碰)凉(瓷)的野鸡电影节,专干李鬼装李逵的勾当。
比如景甜的好莱坞国际奖,不是举办了 18 届的 " 好莱坞电影奖 ";
至于吴亦凡的东京影帝,更是强行碰瓷,这个金鹤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官方一点关系都没有,却也有了挂名的 " 金鹤奖 "。
当吴先生靠着《夏有乔木》喜提缝纫机一轮游后,杨洋也靠《三生三世》入围了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鹤奖名单。
相比之下,我们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先生还算有骨气,坦然承认了自己电影获奖是野鸡奖的事实,令人尊敬。
为什么有这么多水奖?水奖又是为谁服务的?
水奖爆发的年份是 2012 到 2018 年,正是 85 花争锋,流量当道的年代。
那时,杨幂、刘诗诗、唐嫣、赵丽颖(颖妹还好)谁也不服谁,各家为了证明正主最红撕到疯癫。
奈何国内含金量高的奖就那么几个,僧多粥少,可明星艺人没有奖项该如何营销?
有了需求,供给就跟上了啊。
杨幂演了《宫锁心玉》后红到发紫,急欲在大银幕上证明自己,因此有了烂他妈给烂开门烂到家了的一系列先锋作品。
这些作品在国内主流电影节上无法获得声誉,就转而拥抱海外野鸡电影节来为自己扳回一城。
这福气给你当然要啊,于是你有休斯顿(非首都)影后,我有伦敦(首都哎)女配。
男星上,归国四子不甘唱跳、古偶爆款,急欲转型,于是有了吴亦凡李易峰的喜结良缘。
看到前辈如此努力,小年轻当然要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王俊凯、热巴紧跟时代风潮,加入用杂牌大奖给自己增加行业认可度的行列,试图用奖项证明自己实力很配。
即使是已经拿过金像奖最佳新人奖的易烊千玺,也逃不过粉丝 " 入围即肯定 " 的荣誉执念。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也需要用 " 高大上 "" 擦边球 " 的项目自我包装。片方一个野鸡大奖就能骗来票房,谁看了都得犯红眼病。
由于近两年肃清影视圈,国外大奖真拿不到,国内的好奖没法运作,从业者便想出了新思路,迈出国门,搞点小众奖项 " 为国争光 "。
于是有了完全没听说过的《您好,北京》还未上映就拿下 21 个电影节大奖的通稿。
而回到中国内地,好消息是之前陷入注水风波的三大奖正洗心革面,力图洗刷谄媚流量的黑历史。
所以热依扎获得了飞天奖,殷桃获得了金鹰奖,之前被人怜惜的奖杯兜兜转转,重回配得上它们的演员手中。
而坏消息是,欠那些演员的奖杯,不是用另一座奖杯就能还清的债。
《人世间》赢了,《鸡毛飞上天》里的骆玉珠却并不会因此被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