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桥伟总咬着中国人不放?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菲律宾的新闻,
总爱出现中国人三个字。
有时是房地产限购,有时是学生签证,有时是电诈风控。
而提案最多、喊得最响的,
还是那位议员——Win Gatchalian,中文名张桥伟。
他要求查你签证,审你学位,挡你买房,
嘴里说的,是菲律宾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但他没告诉你,他自己,也是华人后代。
而且是那种,从华人小商贩,一路爬到赌场股东的后代。
2025年开年,张桥伟提了好几条法案。
比如:建立中央签证审批机制,防止高风险外国人入境。
他说,某些国家来的签证持有者,
可能涉博彩、电诈、洗钱、非法劳工。
他说,某些国家
但你我都知道,指的就是——中国。
甚至连学生签证他也不放过。
他提出调查中国留学生是否买文凭,
理由是捍卫教育公正。
但这时候没人问他一句:
你到底是谁?
Win Gatchalian,全名Sherwin Ting Gatchalian。
中文媒体里,一般把他写作张桥伟。
为什么?
因为他的父亲William Gatchalian,是闽南华侨后代,中文姓氏为张,早年经营塑料工厂发家。
他的母亲Helen Ting,是福建移民的二代,有中华血统不说,连闽南话都讲得顺。
Gatchalian这个姓,在马尼拉北边Valenzuela,可是个响当当的牌子。
他们家的Wellex集团,创立于1969年。
从塑料制品起家,到房地产、酒店、矿业、航运……全都插了一脚。
上世纪90年代,William Gatchalian被称为塑料之王。(据说他和社团关系不错。)
2000年前后,家族营收高峰期接近60亿披索。
在马尼拉湾填海地皮项目里,还有他家名字挂着。
你知道那地皮是干嘛的吗?
建赌场。
你知道合作方是谁吗?
某中国公司。
也就是那个被美国财政部点名,危及XX秩序的国企。
你现在再回头看,
是不是觉得,他提案防止中国资本入侵,
就像是某人一边痛骂高糖饮料,
一边在自家楼下开了家奶茶连锁。
张乔伟本来是家里生意的继承人,
但21世纪初,他换赛道了。
2001年,张乔伟当选Valenzuela第一选区议员,29岁。
2004年,他干脆当上了市长。
说是走近人民,
其实更像是资本转向政治的顺滑落地。
在他执政期间,在Valenzuela搞了学校、搞公路,
也搞了一堆跟他们家地皮有关的城市更新项目。
之后他进国会、再进参议院,
现在是教育、能源、税改法案的常客,
媒体还封他个头衔——改革派少壮派。
你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正面的?
别急,看政策怎么落的。
他推动免费高教法,
但没解决师资短缺、地区不平等等核心问题;
私校反而趁机扩张,涨价的,赚到了。
他搞廉电法案,
说要让国营电厂降低发电成本,
可电价一年比一年高,
你电表上跑的度数,
跑得比他脸上的新闻还快。
你以为他在打击旧系统,
其实他是在维护——
那个旧系统的继承人升级版。
张乔伟是来拆台的,也是来接班的。那,为什么,张乔伟总咬着中国人不放?
因为那是最安全的靶子。
没有投票权,
没有政治保护伞,
没有组织反击力。
搞中国人,
能收获选民民族主义的掌声,
还能把国内各种结构性问题,外包给外人。
而他这个半华裔,
刚好用自己人反自己人的形象,
换来舆论场上的道德光环。
有趣的是,媒体采访张乔伟的时候,
他总说自己中产家庭出身,草根奋斗,心系公共福祉。
当然了,他也是奋斗过的。
但他奋斗的是从董事会里转身进议会,
从发展塑料厂,到发法案。
他们家的公司仍在运营,
仍在投资,仍在扩张,仍然很有钱。
2022年,Wellex旗下子公司表示,要在马尼拉湾打造世界级娱乐城。
预计营收达数十亿披索。
而这个娱乐城的合作意向书上,
印着他的家族名字。
你会不会觉得,
原来这些法案,不是为了规范市场,
而是,清场。
Win Gatchalian,
张桥伟,
Sherwin Ting Gatchalian
无论你叫他哪个名字,
他代表的,都不是普通人。
他代表的,是那个在赌场填海的时候说,这片地是未来,
在议会提案的时候说,这些人是威胁,
在选票来临的时候说,我是懂你们的人。
问题从来不是中国人太多或外资太猛,
而是菲律宾的政治舞台,
一直在替谁服务。
他提案查你签证,
可他从来没回答过:你是谁?
他不会回答的,那我替他回答:
他是菲律宾人,不是中国人。
最后,我想说,到了第三代开外的华裔,
有一部分完全不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甚至是厌恶。
(我认识一个第4代华裔,她明确表示,不找中国人)
特别是政治人物,当他/她说自己的祖辈是华人的时候,
99%不是在怀念故国,而是,政治秀罢了。
当你花钱在报纸上刊登:
某乡某姓第X代当选菲律宾X市长
还敲锣打鼓放鞭炮的时候,
人家看到后,眼泪都给笑出来了。
往日精选:
铁丝网后的菲律宾,拆成一支烟的国家
电费暴涨!是他,在控制马尼拉的水,电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