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如果决定出家,一定要满足一些要求,彻底问问自己想不想出家。但是有人说五种人不能出家。这是真的吗?那么出家的要求是什么呢?出家有年龄限制吗?让我们通过信息研讨会的小系列来看看它。
五种人不能出家
1.七岁以下的儿童
七岁以下的孩子太小,无法适应僧侣的生活。因此,戒律明确规定,七岁以下儿童不得出家。
2.70多位老人
与七岁的孩子相比,七十多岁的老人很难适应和尚的生活。孩子太小,不知道如何适应。老年人年纪太大,很难适应和尚早上、钟鼓、古佛的修行生活。
3.残疾人
肢体残缺、失明等残疾人,由于自身缺陷,不适合出家。因为出家的主要目的是修行,日常的物质需求基本都是修身养性,所以残疾人真的不适合这种环境。
4.父母不同意
佛教非常讲究和谐,“和谐”就是和谐统一。想出家,父母不同意,暂时不准出家,因为坚持出家会惹怒父母,这不是佛教徒想要的结果。当然,出家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事情。如果其他原因都足够,只有父母在阻拦,你可以巧妙地说服父母慢慢接受。
5.阴阳
对于稀有的两性人,佛教不允许他们出家。
6.变性人
像男女两性一样,变性人没有资格出家。
7.那些违反戒律并被僧侣驱逐的人
出家留寺,但因违反寺院规矩被驱逐的僧人,今后不得再出家。
8.五次犯罪的人
五过是指“杀父、杀母、杀罗汉、与僧破和、佛身流血”。五次违法都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却是地狱的起因。佛教规定,凡犯五违者,不得出家。
9.那些强奸比丘尼的人
强奸比丘尼也是非常严重的犯罪,结果不堪设想。如果你犯了这个罪,你就不能出家。
10.偷听僧侣和朗诵者的谈话
“偷听”是偷戒罪。偷听和尚念经,就有回报。如果你犯了这个罪,你就不能出家。
11.那些试图摧毁宗教并想加入僧侣团体的人
一个不安好心,打算潜入僧伽搞破坏的人,自然不能让他出家成为害群之马。
12.逃犯
那些违反了世界法律,急需受到惩罚,却逃脱了的人,被称为逃亡者,没有资格出家,也不允许出家。
13.那些负债的人
出家的目的是修行梵文,获得清净自由。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有一定的债务,你应该还清你的债务,这在世界上和世界之外都是如此。有债未还者,佛教戒律不准出家。
14.在职官员
世界上的官员负责一个地区的事务,他们的决策行为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现任官员不交出职位是不适合出家的。
出家需要什么条件?看一看,你满足条件了吗?
首先要明确,学佛和出家是两个概念。每个人都可以学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出家的要求。
我们经常在一些寺庙里看到许多僧侣。这些僧人大多符合一定的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和尚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和尚,一类是以和尚为职业的和尚。对于以出家为业的和尚来说,出家的条件会更苛刻,但做真和尚、真和尚的条件并不高。
出家不需要学历和地位。即使你不识字,没有文化,你也可以
第一点:出家是自愿的,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没有官司和债务。
第二点:身体正常,应该没有严重的传染病和严重的身体缺陷。第三点:精神心理健全,不应该有精神病,不应该有雌雄同体,不应该有退化。
第四,年龄要符合要求,不低于七岁或六十岁以上。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想出家,必须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并且要有书面文件证明。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你父母不同意,你出家的行为就是极大的不孝。在佛教戒律中,一切邪恶都不应该做,一切善行都应该追求。如果你出家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伟大而恶劣的行为,那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出家。
因此,如果你想出家,首先要得到家里父母的同意。这个条件不满足。如果不顾父母的反对,出家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的人已经是坏人了。
佛教把孝顺和养父母视为天下第一福。所以,要想出家,必须满足这个最重要的条件。中国古人也教导我们,父母不远行,更不要说直接改姓氏了。这是一种孝顺的行为。如果暂时还不满意,就等着吧。学佛无处不在。
可以学,不一定非要出家。所以说,要想出家,最大的障碍,就是征求父母的同意,其他的条件,几乎人人都能满足。
出家人需遵守哪些戒律?
出家人遵守的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三、邪淫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寮*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远离邪淫,亦有如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安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