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招聘不能问妇女婚育情况?招聘限制男女合法吗 ?

相信很多女性在之前找工作的时候都会问自己是结婚了还是有孩子了。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意味着对女性的歧视。根据最新新闻报道,招聘不应限制男性或男性优先,招聘不应询问女性婚育情况,招聘应限制男性和女性的合法性。那我们就和信息工场的边肖一起看看吧~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行动计划指出,要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落实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儿童每天应暴露在室外自然光下至少一小时,保证儿童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强度适中或以上,合理安排儿童作息。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行动计划指出,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利得到保障。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规范招聘行为。在招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限制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与涉嫌就业性别歧视的雇主进行联合访谈。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招聘限制男女合法吗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医保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中规定,招聘时不得限制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止劳动范围除外)或优先录用,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或拒绝录用妇女,不得以生育限制为录用条件。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完善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规定。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103010进一步明确了招聘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要求各类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起草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制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止劳动范围除外)或优先考虑性别,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或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孕检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以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提高妇女录用标准。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业性别歧视,后果很严重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003010要求建立联合约谈机制,根据举报投诉对涉嫌就业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进行联合约谈,对拒绝接受约谈或约谈后改正的,依法查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妇女就业性别歧视相关诉讼,建立平等就业权纠纷解决机制。司法部门将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妇女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如果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处以责令改正、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相关信息将纳入人力资源市场诚信记录,对失信行为将依法实施惩戒。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处罚侵犯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保护权益的行为。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003010强调加强妇女就业培训服务,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强中小学课后服务,完善和落实生育保险制度,为妇女就业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强监督执法,惩治违法行为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9部门2月21日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其中,建议招聘时不要询问女性婚育情况;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的,责令其依法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通知》年2月24日)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知提出,禁止招聘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各类用人单位在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人员过程中,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性别或者优先考虑性别,限制妇女求职就业,询问妇女婚姻生育情况,将孕检作为入职体检项目,将限制生育作为就业条件,对妇女就业标准有区别地提高。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仅从新规的表述来看,就非常严格。招聘时,任何单位都“不准打听妇女的婚姻生育情况”。违反规定的,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维护妇女就业权利的需要。 WR0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实生活中,职场上有很多“无奈的花木兰”。当然,这里的“无奈的木兰”并不是“扮成女人”或者“为父从军”,而是一些用人单位歧视“哺乳期妇女”“新妈妈”“孕妇”“准备怀孕的女性”。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注意这一点。求职的女性是否有真才实学,她们会因为这些因素而拒绝招聘。很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