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连喝11瓶奶涉事校长被约谈?学校不允许带食物是否合法 ?
已约谈校长并责令立即整改
公开资料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校创办于2006年6月,原名渠县东方外国语学校,2008年5月更为现名,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
“事发后,我们立即配合相关部门接受了调查处理。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都来调查过。”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9月14日,网传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后,渠县教科局法规股、后勤服务中心和当地公安部门均已介入调查处理,“学校门口的天网监控视频,民警调出来看了,确实不是学校保安逼迫学生喝奶,而是那两个学生喝了好几个奶以后,保安看到了,才走过去劝的。”
记者从渠县教科局获悉,该局已对达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进行了约谈,并责令立即整改。
“拒绝校外食品进校园,学校的规定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本身无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更加人性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学生家长或社会提出的改进意见,学校也应当吸纳,从而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和优化,让它更科学、更人性化。”渠县教科局法规股负责人称,他们已约谈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同时针对学校规定存在的相关问题,也要求立即整改。
达州外国语学校安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事发生后,学校立即召开行政会,就今后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学生自带食品进校园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同时,将通过学生干部、班主任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相关资讯:中学禁止学生带食物进教学区引质疑 校方:此举为保证环境卫生 学生可在生活区就餐
4月17日,自贡市某网络平台曝出“一所中学发布新规,四次带食物进教学区将被记过?!”的网帖,质疑涉事中学新规是否过于“上纲上线”。随后,封面新闻记者对事件进行了调查。
事件:中学发布新规 引发网友热议
该平台网友爆料:自贡市旭川中学发布新规,禁止学生把食物带进教学区,四次被抓且屡教不改者将受到记过及以上的处分。
“开朝会说了一大堆纪律问题,带个吃的进校门都要遭纪律处分。”“中午出去,都不能带吃的回来。”该网友认为,规定有点过了。
网友也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认为学校过于认真,处罚过于严格;也有网友认为“本来食物就不该带进教学区”,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
按该学校这份新规:一律禁止学生带食物进入教学区域(含教室、实验室、微机室以及楼道和楼梯房等),集中在教室就餐的班级集中就餐时除外。
若学生违反本规定,1.第一次发现违反本规定,当场教育整改;2.第二次发现违反本规定,给予全校通报批评;3.第三次发现违反本规定,给予警告处分;4.第四次违反本规定的学生属于屡教不改者,给予记过及以上的处分。
学校:此举为规范校园环境 学生可在生活区就餐
“学校出台新规,是因为该现象太严重,已严重影响校园环境卫生。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经校领导、各处室负责人研究讨论制定,并在干部会议上征求了意见。”该校副校长毛德君介绍,新规也征求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毛德君介绍,出台新规,一是为了保证校园环境卫生,二是督促学生按时就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三是学校本来有规定,划分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个功能区,就餐只能在生活区,保证课堂秩序。四是规范学生文明行为,五是减少学生接触不健康食品的机会。
毛德君说,新规出台前,学生在教学区吃早饭、午饭和零食的现象非常严重,铺张浪费,垃圾量惊人,对校园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4月15日,该校在升旗仪式时,就“新规”对全校进行了宣传,下午班会课也进行了宣讲,并于16日执行,下周开始严格执行。
“新规出台两天,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教学区域的垃圾大量减少,环境卫生整饬一新。”毛德君说。在校园和部分班级、楼道内,封面新闻记者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垃圾,地面整洁。
声音:大多数家长学生赞同 个别“不理解”
对于学校出台这个“新规”,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表示支持。“班上有接近一半同学,经常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方便面等)到班上吃,带来很多垃圾外,空气中也常有异味,闻起很难受。”高一10班的雷洪军说,这周一执行新规,立杆见影,上课环境好多了,“我举双手赞成(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