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户外防蛇知识与技巧?户外最全防蛇知识和技巧 ?

夏季,在户外登山与野餐时总是会出现蛇,被蛇咬的新闻也是数不胜数,所以在夏季去户外时,学习防蛇知识和技巧是必须的。那么在户外时,都有哪些防蛇知识与技巧?户外最全、最正确防蛇知识和技巧是如何的?和见闻坊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蛇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周身披鳞;头部形状各异,鼻孔位于吻侧。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蛇是一种“胆小”的动物,在大多情况下是“人不犯蛇,蛇不犯人”的,但出去万一被蛇所伤,在山上无药无医,而且在半山上大家都比较累,抬下来也是颇费时间,尤其是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身体损伤,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命。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户外队伍外出最好带上蛇药,适当的培训一下防蛇的技巧以及救护常识: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户外徒步防蛇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1、蛇是近视眼,除眼睛蛇外,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其发现我们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咬人。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蛇只会直着看东西,耳朵里没有鼓膜,对空气里传来的声音没有什么反应。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识别天敌和寻找食物主要靠舌头。如果游客遇到蛇,只要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万一被蛇追着,千万不能和它较劲直着往前跑,应向山坡跑,或跑曲线,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只要使蛇看不到你,就有可能脱险了。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4、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5、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军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眼镜蛇会主动攻击人,打草惊蛇有可能会引起眼镜蛇主动攻击人,不知道这一条到底怎样用。)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6、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7、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8、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9、每次出行,队中必须带好一盒蛇药,立即服用并将蛇药磨碎后敷于伤口。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营地防蛇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1、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2、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 石灰粉 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4、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5、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被毒蛇咬伤后的处理、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1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公分处扎紧,缓解毒素扩散。5ea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形。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