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韩网民网暴的安贤洙有多艰难?中国队教练安贤洙家人遭韩网民网暴 ?
相互比较了一番之后,武大靖迫不及待地将安贤洙的手套拽下来戴在自己手上。
网友们看到视频后,感叹“这是什么神仙友谊”“这才是亦师亦友”。
同作为短道速滑项目的世界级选手,安贤洙和武大靖一直惺惺相惜。在安贤洙成为中国队教练后,两人更是经常交流经验。
武大靖称,安贤洙能给队员们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在短道速滑界,安贤洙是公认的“天才少年”。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韩国运动员蔡智薰卫冕男子短道500米。
当时,9岁的安贤洙被蔡智薰夺冠场景打动,向父母提出练习滑冰,从此再没有改变过对滑冰事业的执着追求。
上高中时,蔡智薰出任安贤洙的教练。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安贤洙每天的训练强度很大,有时一练就是10个小时。
很快,安贤洙表现出惊人的速度和能力,外圈硬超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刚出道就尝到世界冠军的滋味——在2002年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上获得两项冠军。当时,安贤洙年仅17岁。
进入韩国国家队后,安贤洙小宇宙爆发,迅速成为韩国短道速滑的新星。
在2006年都灵奥运会上,他包揽了短道速滑男子个人1500米、男子个人1000米和男子5000米接力三个项目的冠军,成为首位在一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韩国选手。
没想到,连夺三金的安贤洙却莫名卷入了队内的派系斗争。慢慢地,这位奥运冠军成了韩国短道速滑队的边缘人物。
据安贤洙的父亲安基元对媒体透露,在短道速滑队,一直存在着由韩国体育大学毕业生组成的“体大派”和其它学校毕业生组成的“非体大派”两个派别。
当时,韩国体育大学指导教授、韩国短道速滑队主帅全明奎在队里实行控制人才选拔、内部操纵比赛、私下协商胜负等不公平机制。
安贤洙虽然毕业于韩国体育大学,但不肯受全明奎摆布。
2007年,全明奎劝安贤洙报考研究生,但安贤洙想专心运动,加入了城南市厅运动队。
全明奎以此为由,不让安贤洙安心训练,让他吃了不少苦头,还威胁安基元:
“如果贤洙去那儿(城南市厅),选手生活就会被终结。”安基元曾透露,安贤洙因为要看协会和全明奎的脸色,没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
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为了鼓励运动员争夺奥运会奖牌,有让夺冠运动员免除兵役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短道速滑队一直有要求新队员“帮助”老队员夺冠的“潜规则”。
安贤洙虽然天资出众,却因资历浅,不得不长期担任老队员的“陪衬”,曾因拒绝“让金牌”,与老队员发生冲突。
后来,一次意外的伤病,成了安贤洙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2008年,他在一次训练中撞到墙上,导致左膝盖骨骨折、后十字韧带挫伤。
可韩国冰上联盟以安贤洙不是在国家队比赛期间受伤,拒绝为其提供医疗费,他只得自费前往俄罗斯接受4次手术。
当他做完手术回韩后,冰上联盟又以各种借口阻挠他进入国家队,最终导致其错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同年,韩国短道速滑队将选拔制度改为了个人滑以绝对速度选拔排名,安贤洙再次在国家队选拔中落选。
接连的遭遇,让安贤洙有了被抛弃的感觉。
一位天才运动员,要何去何从?就在一片惋惜声中,俄罗斯人向安贤洙伸出橄榄枝。
2011年1月,俄罗斯冰联发来邀请,希望将安贤洙归化俄罗斯国籍,并承诺同意后可预定索契冬奥会名额,但安贤洙拒绝了。
同年4月,安贤洙再次落选韩国国家队,彻底失去代表韩国队参加索契冬奥会的资格。
在深思熟虑后,他下定决心,“(改籍)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那里的训练条件有多好,(而是)至少有队伍可以收留。”
2011年12月28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发总统令,给予安贤洙俄罗斯国籍。
安贤洙选择改名为“维克多·安”,以纪念苏联韩裔摇滚教父维克多·崔,也是因为这个名字与“胜利(Victory)”相似,“这是象征性的,因为我希望这个名字能给我带来好运”。
“韩国奥运冠军安贤洙入籍俄罗斯”,这一消息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许多韩国人将安贤洙改国籍的举动视为“叛逃”,横加批评诽谤。
不少韩国速滑业内人士也认为,俄罗斯缺少良好的教练与训练条件,认为“维克多·安”无法复制“安贤洙”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