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为什么许多人说折耳猫不好养?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 ?

很多铲屎官在选择猫的时候,相比其余品种折耳猫是大家最不推荐的猫咪。有许多人说折耳猫最不好养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折耳猫在中后期一定会有发病的情况吗?快来和见闻坊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一般指苏格兰折耳猫。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格兰折耳猫是猫的一种在耳朵有基因突变的猫种。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格兰折耳猫的长相特别可爱,它们有着胖乎乎的圆脸和深邃的大眼睛,犹如从漫画里跳出来的小精灵,魅力无穷。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这种看似可爱的外表背后,是它们从出生开始就会伴随一生的疾病和痛苦,因此有很多喜爱猫咪的人呼吁不要养折耳猫了。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咪患有无法治愈的遗传病,一生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些猫咪本来就是基因缺陷的品种,未来一旦发病将终身痛苦并且是无法医治的。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开始是骨质增生,接着就是骨刺了,最后就会严重到瘫痪。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它们发病的时间从2到6个月不定,但也有1岁后还在发病的病例。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有天生的基因缺陷,折耳和折耳繁育出来的小猫都会带有遗传病,一旦发作终身疼痛,会先后出现骨质增生、骨刺、最后瘫痪。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铲屎官们觉得折耳猫很乖,其实是因为它疼痛,才表现得安静,乖巧。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发病时期的折耳在初期会变得不爱活动,慢慢会出现一些行动上的障碍,比如尾巴僵硬、四肢关节肿胀、喜欢抬起前抓直立、指甲生长异常等。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并且,就算是没有发病的折耳猫,也会一生都伴有关节粗大、手掌脚掌变形、体质较弱等情况。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抵抗能力差。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体质比普通猫要差,很容易生病,比如呼吸道病、过敏、瘟疫等等。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折耳猫经常会生病,就需要我们花很多的精力照顾它,有时候看到自己心爱的猫猫生病了自己的心也会难过。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寿命短。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寿命对于折耳猫来说是很短的,它们很容易死亡,这可能是和它们自身的遗传病或者是和它们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很大的关系。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在平时因为铲屎官的疏忽没有照顾好它,可能很快就病死了,它的生命很是脆弱的。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遗传史。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都会有遗传病,大多数都是天生的遗传病,随时都会病情发作,让它们在痛苦中生活。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基因缺陷。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天生就有基因缺陷,由于有基因的缺陷很可能会导致它们的基因突变。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只要有基因突变就会有身体上的突变,折耳猫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都会自身的发生变化,它们的爪子就会变形,甚至不能走路。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或者好一点的能走路只是在走路的时候会跛脚,甚至会导致它们身体瘫痪,等等。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懒惰。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天生不爱运动,折耳猫和其他的猫不一样,不像其它的猫喜欢上蹿下跳,甚少有安静的时候,折耳猫只要是吃饱了就喜欢趴在自己的窝里一动不动,这和它们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生体质就很差,平时又爱生病,所以运动力也不是很强。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已发病的折耳猫,起初会表现出不爱活动,之后会在行动上出现障碍,具体症状表现为: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1、 指甲生长异常;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2、 四肢关节部分出现肿胀;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3、 后肢较短,有不寻常的弯曲、肿块或者增生物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4、 尾巴粗短、僵硬不能弯曲,甚至有些发病的猫咪不能正常地进行摆动;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5、 后脚掌异常肥厚,但仔细观察,当猫咪坐立时,后脚掌的枕肉是接触不到地面的;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6、 猫咪的前脚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但是程度比较后脚而言较为轻之。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折耳猫一定会发病吗?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可以得知折耳猫一定会发病的,只是跟病情轻重关系,才会看得出猫咪的表现。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折耳猫发病的几率有四分之一,所以折耳猫发病几率很大;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折耳猫发病也是分高中低三种;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折耳猫的基因问题决定了折耳猫的发病。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一般情况下折耳猫的发病率是四分之一,因为猫咪的是杂交品种改进而来的,猫咪因为自身的体质以及预防情况都会使得它的发病率变得不一样。H5R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次折耳猫基本上都会发病就算发病了也不是全部呈现成严重的疼痛状态。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